海地罹難人數上看20萬 美航母物資運空

人氣 2

【大紀元1月16日報導】海地大地震3天後,國際援助及糧食開始緩慢運抵,絕望的海地人緊張情緒不斷升高。當局表示大地震已造成20萬人喪生。

不知所措的海地政府授權美國接管主要機場,維持秩序,以便世界各地運送物資的飛機起降,加快救援行動。

美國官員表示,雖然各國物資湧至海地首都太子港機場,太子港機場已飽和,地勤人員無法能卸下物資,英國救援隊飛機在太子港上空盤旋了半小時仍無位降落,被迫飛走。台灣救援隊滯留在海地鄰國多米尼加。無國界醫生有7架專機準備就緒,但至今只有1架可以去到太子港。

由於交通中斷,加上當地陷入無政府狀態,物資遲遲無法送到災民手上。在當地的記者們觀察到,地震災民變得越來越絕望和憤怒,甚至用死屍築成「死屍路障」,作出無聲控訴。居民疾呼:「我們沒有政府」、「海地被遺棄了」。
  
救援組織擔心,隨著「黃金72小時」過去,將有大量被困災民因失救死亡。人道救援機構 Christian Aid警告,糧水將於兩至三天內用盡,面臨爆發更大的人道危機。

一名聯合國資深官員警告,法律與秩序「暫時」得以維持,但如果援助物資未快速運達,飢餓將助長動亂。

當局回報,由於遲遲未見攸關生機的援助,絕望的倖存者發動劫掠,憤怒情緒高漲。
災區還出現搶掠潮,聯合國糧倉亦遭殃。

聯合國維和部隊指揮官李洛伊(Alain Le Roy)告訴美國公共電視網「新聞時刻」(The PBS News Hour):「發生一些民眾劫掠或爭奪食物的事件,他們深感絕望,3天來缺乏食物及任何援助。」

他說:「我們必須確定情勢不會一發不可收拾。有鑑於此,我們非常需要確保救援物資儘快抵達,而亟需食物及醫療用品的民眾能以最快速度滿足需求。」

美國及其他國家紛紛藉由擁擠的機場、毀壞的港口及遍布瓦礫的道路,運送糧食、水及醫療用品。

美國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USS CARL VINSON)自清晨開始,航艦上的約3500名軍方人員就忙著協調19架美軍直升機出動,運送救援物資到遭地震重創的海地,這些物資其中包括原本要供艦上官兵使用的物資。如今,他們準備但面臨了大問題:經過24小時忙亂的空中運補援助行動後,船上根本已經沒有東西可運送。

內政部長比安埃梅(Paul Antoine Bien-Aime)告訴路透:「目前已收集約5萬具屍體。我們預估死亡人數介於10萬至20萬人,不過永遠也無法得知確切數字。」

公共安全國務部長路易士(Aramick Louis)表示,約4萬具屍體已葬於集體墳場。

死亡人數如果屬實,12日侵襲海地,將首都大部份地區夷平的規模7.0強震,將成為史上10大傷亡最慘重的地震之一。

衛生部長拉森(Alex Larsen)向路透表示,太子港有3/4必須重建。

相關新聞
海地悲歌/等不到救援 災民怒搬屍擋路
垃圾郵件騙善款 小心別上當
台駐多國外交官談海地:無政府狀態
公務員可從薪水捐款救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