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難隊陸續撤離 糧食物資仍不足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怡安綜合編譯)海地世紀大地震進入第10天,瓦礫堆中雖然不時傳來災民奇蹟生還的消息,但救出生還者的機率越來越渺茫,國際救難隊20日陸續宣佈撤離。而另一方面,國際糧食援助則持續增加,漫長的重建工作才正要開始。

救難隊陸續撤離

據《電訊報》報導,地震第8天的廢墟中,救難隊又奇蹟似的救出8歲男童及11歲女童。照料11歲女孩的醫療人員說:「這真的是奇蹟,她一點一點的恢復生氣。有神在保護著她。」女孩腎功能完好,除了流質食物外,漸漸可以吃下固體食物。稍早,美國救難隊在瓦礫堆中看到一名叫奇奇的男孩的手臂,救出了奇奇及他10歲大的姐姐。

然而,隨著黃金救援期的結束,弗羅里達、比利時、盧森堡、英國等救難隊已陸續宣佈結束任務。據白宮統計,美國及國際搜救團隊已從倒塌建築物廢墟中救出122位生還者。

此外,1月20日清晨6時03分,海地發生6.1級的強烈地震,是近日40多次餘震之中最強烈的一次,許多人在睡夢中被驚醒,紛紛衝上街頭,所幸沒有傳出任何傷亡。

美國海軍加入救援

據路透社報導,為避免造成美國占領海地的印象,奧巴馬20日強調,美國一直與海地及聯合國合作,「小心謹慎」地使用軍事力量。他在ABC的新聞中說,希望美國不只是在戰事上對世界其它地區投注力量。「我們也可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最終也是在協助我們自己。」

日前頻傳的暴力及搶劫事件,由於美軍在分配水及食物的據點加強了安全工作,目前已逐漸平息。

載送推土機、挖土機及卡車的美國海軍在太子港西邊的Neply靠岸,軍隊在岸邊發放口糧並設置臨時避難所。

配備有醫院及外科手術設備的美國海軍醫療船「安慰號」(USNS Comfort)已經抵達海地海域。目前共有1萬2,000名美軍協助救災。

百廢待舉 交通需求漸增

在太子港市區,絕大部份的基礎設施仍無法使用,市區的供水系統只有部份恢復,暫時由運水車供應大型營地的用水。一些小販開始賣起煤碳給自己開伙的家庭。

醫院仍然人滿為患,醫生只能在沒有麻醉劑的情況下進行手術。無疆界醫療組織表示,一些醫療據點病人要等待10到12天才能接受手術,目前已出現傷口未及時處理,感染膿血症而死亡的病例。

唯一可能值得慶幸的是,儘管油價比平常多一倍,加油站仍排滿了等待加油的當地車輛及運送補給品的卡車。然而主要道路上堆積著許多瓦礫,太子港交通擁塞的情況比20日更嚴重。數以萬計無家可歸的災民在政府的建議下遷移至太子港外圍的收容所。

國際紅十字會表示,一些民眾說他們手邊的現金都用完了。國際貨幣基金的經理在網站上表示,銀行最近就會重新營運,也將開放海外海地人的緊急匯款業務。

國際移民組織估計,約有20萬個家庭需要避護所。給窮人提供食物的慈善機構正規劃為災民提供米、豆類、雞肉等熱食,這將會是災民吃了1個多星期的乾糧、高蛋白餅乾後,第1次嘗到熱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看新聞學英語(227):絕望迫切地離開海地
醫援海地 台醫療團陸路前進太子港
台C-130飛越太平洋  專家:沿途完整美軍後勤
無國界醫生組織:救援飛機多次受阻降落海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