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雙城記」 北京、上海的愛恨糾纏

人氣 25
標籤: ,

【大紀元10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曾去執編譯報導)北京與上海是中國的兩個大城,前者是政治首都,後者是經濟重鎮。但兩者之間爭寵妒能、互不相讓,彼此的競爭已歷數十年,這對中國的政治與文化是一股強大的暗流,兩者的差異性頗有令人玩味之處。

根據《洛杉磯時報》報導,上海人對北京人反感,覺得他們充滿官僚氣,彷彿只有他們是在治理國家,令人討厭。北京人對上海人也厭惡,覺得上海人自私,一身銅臭,心裡在乎的只是金錢。

就這樣,他們閒言閒語的相互指責了幾十年,有一點類似美國的紐約人與洛杉磯人的爭執。

北京的優勢在於它是首都,2008年它花了450億美元舉辦夏季奧運,上海人對此可是覺得悶悶不樂。但是風水輪流轉,2010年上海為舉辦世界博覽會,花費近600億美元。

報導說,北京與上海都是遊客所熱衷的訪地,今年上海勝出,有7千多萬人前往參觀世博,遊客多半是中國人,其中許多人都是首次到訪上海。殖民時代距今已經久遠,昔日法、俄、美、英的租界地仍保有新古典主意的風格,讓人覺得與眾不同,很少有人否定上海是個時髦的城市。

但或許是因為上海人的方言難懂,上海人讓人覺得勢利眼,許多人抱怨上海人拒人於千里之外。同時大家覺得上海人對外國人較友善,最好的例子就是二戰時期,上海願意接納3萬名猶太人。

相較之下,北京有頂尖的大學與悠久的歷史文化,古代時它有紫禁城座落,現在則有中南海共黨首腦主政。1989年天安門曾發生民主運動,共產黨在大道上陳列坦克鎮壓群眾,其兇殘手段,至今讓人民惱恨。

報導說,若以陰陽來做比喻,有人認為北京陽剛,上海陰柔。上海人守規矩拒排隊上下公車;但在北京,你開賓士轎車碾人也不受罰。但是北京人與上海人也有共同之處。他們都喜歡相互開玩笑,雖然這些笑話有時語帶諷刺與挖苦。一般認為上海的男人作生意時兇狠,但在家裡他們會洗碗筷、倒垃圾,等太太或情婦購物回家累了,他們會為她們按摩搓背,態度軟懦得很。

相較之下,有人認為北京人多半是務農的,聞起來一身蒜味;上海人愛乾淨、較文雅。上海人喝的是咖啡;北京人只會喝茶。

個人與政治之間難以截然劃分,上海人對此夾雜著不滿與怨尤。北京展現的是北方文化,是中央政府的象徵。1949年共產黨建政,上海的優勢被北京取代,保留它金融中心的角色。在1980年代,上海的稅收在全中國的總稅收佔70%,數字驚人。

再以政治人物的背景來看,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是南方的江蘇省揚州人,曾任上海市長與黨委書記,他所形成的上海幫在2003年胡錦濤主政後光環不在。後來上海的黨書記陳良宇因貪污下台,其職務由習近平取代;習近平出生於北京,現在是當紅的政治首腦,是胡錦濤的接班人。

在生意人盧明(Lu Ming, 音譯)眼中,上海雖有1,900萬人口,是中國最大的城市,但它的影響力仍比不上北京。他說:「上海舉辦了世博,但是北京仍然是權力中心。你開車經過北京的環狀道路,會看到中國石油、中國移動等公司的總部,這就是中央政府的象徵。」

相關新聞
調查:北京上海都很排外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嚴重超載
大陸房市泡沫之最三亞、北京、上海
北京奧運、上海世博──中國真的所向無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