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開行:以可行商業模式應對亞洲水荒

標籤:

【大紀元10月13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 10月 12日報導)亞洲開發銀行官員說,氣候變化、快速工業化、污染以及飲食結構的變化將使亞洲面臨更為嚴峻的水危機。該行認為,以可行的商業模式進行給水管理是應對水資源供需日益緊張的最佳途徑。

亞行主辦的一個有關水資源危機的國際會議正在馬尼拉舉行。該行水資源高級顧問阿江.塔潘(Arjun Thapan)在會議中警告說,不論在城鎮、還是農村的灌溉系統、以及在工業生產方面,都存在過度的水資源浪費。

他說,水資源浪費亟待遏制,亞洲國家應該更為急迫地認識到淡水資源的稀缺價值,並且要在水資源管理方面提高效率。

亞行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執法不力是亞洲水質惡化的癥結所在。它說,在東亞和南亞地區,有80%到89%的未經處理的廢水被排入淡水系統。

報告還強調了農業灌溉用水的問題。它說,這方面的用水占該地區淡水資源的80%;但是自1990年起,灌溉用水的效率已經變得極為低下。

除此之外,亞行的水資源顧問塔潘說,氣候變化、快速的工業化、水污染以及飲食結構的變化等都將加劇現已存在的水資源危機。

亞行估計,按照現在的趨勢,到2030年時,亞洲水資源的供需差距將會達到40%。塔潘警告說,受此影響最大的將是食品生產和能源部門的投資,並且最終會影響到亞洲的整體經濟增長。

亞行此次建議從用水管理方面著手,從而縮小不斷擴大中的供需差距。具體說,用水需求方面的管理包括管道維修、打擊盜竊、改善儲水、廢水處理和再利用、以及通過全面收費來鼓勵節水等。

塔潘建議各國給予其用水管理機構更多權限,讓它們能夠更為有效地進行用水管理。他說,柬埔寨首都金邊在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鑒。

金邊的水務部門雖然屬公有,但卻有自治權。它能夠不間斷地給100%的覆蓋地區供水,得益於它的收費制度和亞洲最低的供水損失率。這樣的做法在過去9年中給這個有150萬人口的城市還帶來600萬到900萬美元的淨利潤。當局向窮人收取最低的水費,一方面減少了浪費,還可以使得他們免遭私人商販的盤剝。

這種不論貧富,全面收取水費的做法得到許多水資源專家的認可。美國水資源公益機構Water.org的國際項目高級主管希瑟.阿尼(Heather Arney)說,除了通過技術改進等方法節約用水之外,收費是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她說:“當人們需要付費用水時,就是因為這裡有著錢的作用,他們就不會浪費水了。比如他們不會把水龍頭開著不用,水管漏水會即時修理等。即便對於窮人,也可以通過收取他們負擔得起的費用。這樣可以有效遏制浪費用水。”

但是阿尼擔心,這樣的收費對於個人節約用水雖然有效,但是對於企業而言,或許僅靠收費難以奏效。

而實際上,用水緊缺已經成為亞洲經濟增長的制動因素,商業部門已經,或者將會意識到節水的重要性。亞行的水資源顧問塔潘說,可用水短缺給商業帶來的影響可以促使他們產生變革的動力,而這樣的動力將會驅動政治意願。

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塔潘說,擁有世界一半人口的亞洲面臨著重大的水資源危機,但是已經有許多商業公司已經走在水資源有效利用的最前沿。他以新加坡為例,說那裏的廢水經過處理已經回流到城市的水庫,用作公共和工業消費;而它的廢水處理和用水管理技術,也已經拓展到誘人的亞洲市場。

塔潘說,像微灌這樣的產業,目前每年就有近10億美元的生意;估計到2030年,這個產業的市場會達到530億美元。因此,他認為,商業利益可以成為環境改善的驅動因素。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連年乾旱加重加州水危機
缺水危機影響 農業更趨弱勢
泰國出現攝氏38度高溫 缺水危機恐衝擊經濟
大旱大水 水危機影響中國經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