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中國菜

文/孫子諫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10月08日訊】(大紀元紐約訊)來到美國的人都知道,要想嘗一嘗正宗的中國菜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雖然近幾年來,華埠和法拉盛的發展使狀況改善了不少,但有些地區、民族的菜仍然罕見。

那就更別提什麼葯膳、宮廷菜之類的了。記得剛到美國來的第一年,為了尋找高檔的中國菜,我曾經把美國東岸幾個大城市的中國城跑了一遍,結果也沒有發現幾家能夠讓我真的感到可以代表我國一級菜肴的餐館。有,但是太少、太少了。

記得幾年前碰到一名在中國餐館界頗有名望的美國人。他告訴我說,中國餐館在美國的發展基本上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菜開始的。剛開始的時候,大多數廚子都沒有接受過什麼專業訓練,只是到哪個餐館實習了那麼兩下子,學會了幾道菜,就跑到美國各個地區開餐館去了。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那麼多中國餐館都有「芥藍牛肉」、「左宗雞」之類的菜。原來他們都是從一個門派里出來的。

當然,這也不能夠怪他們。一方面,他們確實開啟了中國菜在美國以至許多西方國家的先端;但另一方面,至少從某些角度來看,這些餐館也在無意識中曲解了中國菜的含義,讓西方人對我們中國菜的認識局限在這些框框當中。

所以,很多時候,當我問洋人對中國菜的評價的時候,最普遍的答案都是「好吃,但是很油膩」之類的。最喜歡吃的菜呢? 除了什麼「左宗雞」、「什菜牛」之外,還真說不出什麼(當然,那些去過中國的除外)。相比之下,當問起日本料理時,洋人朋友們的評價經常圍繞著「精緻、典雅、高檔、健康」的形容詞,讓我感到很憋屈。

我一直在期盼著誰能夠把真正的中國菜帶到美國來。上周末時代廣場的新唐人電視台全世界中國菜廚技大賽做到了。

從整個比賽會場的裝飾與布置,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場比賽的真正目的正是為了弘揚我中華文化的正統廚藝。要想把整個烹飪文化展現給西方世界,沒有比在時代廣場舉行一場名廚大賽更有力的了。

就這樣,我第一次在時代廣場聞到了濃濃的中國菜氣息。川、魯、粵、淮陽、東北五大菜系瞬時間成為了這裏熙熙攘攘人群的熟悉字。我看到了不少洋人驚訝的眼神。哦,原來中國菜是這麼回事。我還聽見一個洋人拿中國菜跟法國、義大利菜相比。對他們來說,歐洲的料理已經是不得了了。但我想,中國菜經過五千年曆朝歷代的熏陶,內涵更深。

要想改變整個在美中國餐館行業是很困難的,但我們應該努力。新唐人電視台做到了,也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開端。作為華夏子孫,我們應該儘力把我國的正統文化發揚光大,不為了別的,就為了我們自個兒的肚子能夠嘗到那香噴噴的八珍海味。

好了,寫得我肚子都在叫了,希望下一次競賽能夠快點來到……

相關新聞
留學隨筆:首都、首都
留學隨筆:政、國与民
留學隨筆:透支
留學隨筆:學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