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阳:劳民削国秀一场

――从重庆规定75万大学生学“工农兵”的新闻说起

李晓阳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2010年11月16日讯】写这篇东西的起因,是因为朋友问我看没看到网上热议的关于 重庆规定75万大学生学“工农兵”的新闻与讨论。说实话,“天朝”境内的新闻真的是想不关心也不行,因为无论看电视、看报纸、上网络,新闻的一致性绝对是“宇宙第一”。虽说十几年的读书生涯现在也是所剩无几,但是自认为还算个读过人,看到一些和读书人有关的事,免不了想说几句。

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好坏与否并不应取决于其方案的文字理论是否华丽与严谨,各行各业中“纸上谈兵”的例子不胜枚举。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需、所用的方法对比一下,一向是我个人认为最直接的探讨问题的方式。作为我个人来看,走出学门走向社会的年青人最缺少的,一个是恰当的知识结构、一个是适当的实践基础。

首先说知识结构。近些年来,社会上的用人单位流行一句话:研究生不如本科生、本科生不如专科生、专科生不如技校生。原因是什么呢?说破了是因为越低等级院校,课程设置越是针对现实需要,用啥学啥、现学现用;教师的选择更是知识结构越新的越受欢迎,真个是不重名声重本事。而越是高等院校,课程设置越跟不上实际需要,越是学不到实用的东西。也曾有没读过大学的朋友问我,那为什么知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能改一改呢?我很愤青的回答他们:你要那些好容易熬到教授级别的“专家们”去学习社会上出现的新知识、新技能回来教学生?你不知道想当教授的、当上教授以后的,有多忙,多累吗?!

作为一个读过大学的人,真的很羡慕国外大学的学分制,开学初,可以自己选择哪个教授的课去听、去考,学分考够了就毕业,中间还可以边工边读(当然,我没留过学,这些也是道听途说),也曾很困惑于国内大学的所谓“教育改革”为何迟迟不能达到这样。当然,真正走入社会十几年后,我明白了,真要这样改,恐怕有一多半的教授上的课,要没人去听了!

其次说说这实践。听过很多人说这是任何教育都难以超过的难题,即使改成理想中的学分制也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我却不敢苟同,每当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一般都回问一句,如果大学校园里给学生上课的,其中哪怕有那么三分之一是来自社会工厂、企业里真正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来讲课的话,那教育出来的学生和现在是否一样呢?

“约上谈兵”这一名词的来历世人尽知。当然我没有去搞过社会调查,不知道现如今的大学教授们,有几成是毕业后直接留校的;但我更想知道有多少各行业的行家里手,被国内知名学府聘做教授给学生授课的。

说到这里,回头看一看那“现代红都”里的新闻,本人简单替他们归纳一下,就是“政令、税金保证‘70万学生’至少有‘四个月’达到‘六个一’的社会实践”。当然,这具体内容,那些御用的专家学者们,也从正反两面像模像样的论证好多了,这里就不费口舌了,只想用我现有的社会经验对这冠冕堂皇的大事件加个注解:我们现行的教育很好、没啥需要改进的问题,至少没有啥需要政府强令加以改进的,所有的问题更多的应该在你们学生身上找。——当然了,可以说的更简单些:老师教的没问题,你们学的有问题!

写到这,我又想起了一个笑话,是说中国足球的:中国足球踢的其实挺好的,只是中国大多数球迷的欣赏角度、水平、素质有问题。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现如今的学生,学习全靠课外补、实践全靠自己找、能力全靠社会教。

写到最后了,不得不世俗一下,以我小人物的心理,总的来评论评论,抒发一下自己的观点。那座“山城”里的“大老爷”带着手下的一帮“公仆”在近年来,着实弄了好多大手笔,在这“赤色”国度的风口浪尖上抢了许多风头。许多如我一样“世俗”的人也总是“以小人之心度那君子之腹”,把那么多的“丰功伟绩”说成是“为了增加政治资本的作秀”。只是,我真的很想知道,如些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事件,如若不是为了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那这个事件本身的目的与意义又何在呢?我更想知道,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事件中,真正开怀大笑的,是如我一样的看客还是那70万学子与他们的家人呢?亦或是,一手推动这次“运动”的“大人们”,正站在那风浪尖上掩口微笑呢?!

劳民者,其国必无力;无力者,其国必削。——古人尚有此智,今人何故缘木求鱼,做那搬石头砸自己脚的事呢?难不成真的如市井中传的那样,只是在做最后的、无力的、盲目的瞎折腾?难不成,真的就是为了应这句古语而去的吗?@

相关新闻
重庆规定75万大学生学“工农兵” 民众嘲讽
夏小强:重庆大学生“再学工农兵”难比薄瓜瓜“又红又专”
沈舟:中共海军急缺战列舰 但从未造过
【名家专栏】虚幻的社会主义“公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