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阿朗松針織花邊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

人氣 50

【大紀元2010年11月24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2010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法國阿朗松針織花邊技藝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希望大家一起保存先人的智慧。歷史悠久、聞名歐洲的阿朗松花邊(point d’Alençon),又稱女王花邊,起源於於16世法國西北部城市阿朗松,下諾曼底大區奧恩省的省會。在路易十四時代,由大臣柯爾貝爾推廣。他受到威尼斯花邊影響,創建了皇室花邊工作室。這很快形成一種和城市相關的獨特風格。

儘管在法國大革命中,這種樣式逐漸消失了,但在19世紀,又在法國和英國社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法國在1976年,創建了國家阿朗松花邊工作室,以確保這項技術得到延續。在市中心的阿朗松博物館有關於阿朗松花邊的永久性的展覽。

11月15日至20日為期5天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委員會於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召開,來自近130個國家和地區的450餘名代表出席會議,共有來自29個國家和地區的47項遺產申報項目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該名錄目前已收錄了77個國家和地區的16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2010年11月1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阿朗松針織花邊是不尋常的花邊工藝。
(AFP PHOTO/JEAN FRANCOIS MONIER)


2010年11月1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阿朗松針織花邊是不尋常的花邊工藝。
(AFP PHOTO/JEAN FRANCOIS MONIER)


2010年11月19日,有34年花邊針織經驗的Jocelyne在工作。
(AFP PHOTO/JEAN FRANCOIS MONIER)


2010年11月19日,有43年花邊針織經驗的Brigitte Lefebvre展示花邊。
(AFP PHOTO/JEAN FRANCOIS MONIER)


2010年11月19日,有32年花邊針織經驗的Bénédicte展示花邊。
(AFP PHOTO/JEAN FRANCOIS MONIER)


2010年11月19日,有32年花邊針織經驗的Martine在工作。
(AFP PHOTO/JEAN FRANCOIS MONIER)

相關新聞
貴州擬將侗族大歌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滿漢全席」將申報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繼涼茶後粵菜申報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西安牛羊肉泡饃入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