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省Manningham多元文化節名家薈萃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1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明、張茹墨爾本採訪報導)今年維省的Manningham多元文化節將於11月13日週六熱鬧登場,當然少不了「許願燈展」,社區小學的孩子們一直都在忙活著,他們希望從文化的角度上做出更多的創意。

參與燈展的孩子們來自Carey Grammar, Templestowe Heights, Doncaster Gardens, St Kevin』s和 Warrandyte這幾所小學,他們設計制做的許願燈,靈感來自於波斯、中國、意大利和希臘文化。

每一所學校的孩子們負責不同的文化主題,來自當地社區Wonga Park的表演藝術家Bridget Bygott一直在輔導孩子們如何制做和展示這些花燈,以及如何搭配上悅耳動聽的詠唱和精心設計的動作,使燈展更加引人入勝。

Bridget一直在Manningham藝術中心給孩子們上藝術課,輔導他們用紙糊制一個鳥巢狀的裝飾品。「大鳥巢」將陳列在燈展的中央地帶,Aptly稱它是 「希望之巢」,並說它標誌著多元文化的融洽與祥和。

Doncaster童子軍、唱 詩班以及社區的其它學校也會參加燈展,還有精彩的表演:踩高蹺、舞龍、打鼓、扇子舞等等應有盡有。

社區服務中心的Celia Haddock主任說:「社區裡將近200個 孩子參加了這個項目,他們的努力叫人驚嘆,他們為我們呈現出了色彩的海洋,五彩斑斕的許願燈喻示著社區裡多元文化的蓬勃發展。」

主辦方同時也鼓勵當日來遊覽的客人們到設在多元文化廣場(the Multicultural Arena)的Manningham藝術中心一顯身手,做出自己創意的許願燈並將祝願置入燈中。

燈展在文化節當天下午3:30開始,各式各樣的花燈在Ruffey Lake Park因地制宜、就勢排開,向主會場延伸。下午4:00,孩子們將在主會場大聲念出藏在許願燈裡的誠摯祝福。

文化節主舞台 名家薈萃

最能體現多元文化特色的表演當屬文化節的主舞台莫屬,在這裡可以欣賞到中國、希臘、意大利、原住民等多資多彩的民族文化。
當天匯聚來自各族裔的表演團體,其中的佼佼者,是曾獲得多項政府褒獎的頂級原住民吉他歌手Peter Rotuma。


著名原住民吉他歌手Peter Rotumah。(攝影:陳明/大紀元)

Peter Rotumah曾是「Hard Times」 樂隊的一員,他自己作曲、自己演奏,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在墨爾本開始了他的音樂人生。

Peter Rotumah早年在阿德萊德的原住民教育中心學習音樂,隨後在Djaambi樂 隊和幾支其它的社區樂隊裡演奏貝司。最終組建了自己的樂隊3 Gubbas& Me (這支樂隊後來被稱作The Peter Rotumah Band)。

周遊美國之後,Peter Rotumah大膽挑戰自我,進軍戲劇領域,成功地為許多戲劇作曲並演奏。他的努力使他贏得了Green Room獎最佳音效設計的提名。同時,他還為Koori兒童馬戲團和Tarrangoss馬戲團製作和演奏音樂。

Peter Rotumah先生對記者表示:「我有全職工作,但也做很多音樂方面的事情。我的歌是有關這個國家的原住民艱難的生活的,同時也與來到這個國家的其他人有了關聯。當我歌唱原住民所經歷的事情時,我設想人們來到這個國家時,也處在像我們一樣的條件下。儘管在改善,我們還是有種族問題,影響著我們所有的人,通過強調個體文化積極的方面,可以破除種族的障礙,和人們對不同人種的想法的障礙。」

「我很期待在 Manningham的多元文化節上演出。雖然對其他文化不太瞭解,但我尊重他們。」

另一獨具特色的團體是皇家孟買樂隊(The Bombay Royale),這是印度社區新成立的一個樂隊,今年4月開始首次登台演出,主要演唱1960和70年代以迪斯科和芬克曲調為基礎的印度影視歌曲。在印度這個時代產生了很多偉大的音樂家,如本如•路緬(RD Burman),阿南吉(Anandji-Kalyanji), 阿莎(Asha Bhosle) 和穆罕默德•拉菲(Mohammed Rafi),他們在印度是家喻戶曉的名字,但在其它的國家,他們的音樂還是比較陌生的。

皇家孟買樂隊(The Bombay Royale)的成立正是為了復興並推廣這個時代的音樂作品,並且從中獲取靈感,創作出新時代的印度音樂。音樂中的電影風格加上從多種音樂流派中借鑒的因素,使它融匯了東方和西方的特色,成為一杯令人興奮的雞尾酒。


皇家孟買樂隊的主唱帕文•辛格(中),邵若夫•巴特查亞(左)和樂隊的召集人Andy Williamson(右)。(攝影:胡宥華/大紀元)


樂隊的主唱帕文•辛格(Parvyn Singh)和邵若夫•巴特查亞(Shourov Bhattacharya)都是在澳洲出生長大的印度青年。帕文來自一個專業的音樂世家,從懂事起就一直在舞台上唱歌跳舞。她的父母在她的成長過程中,一直很注重對她進行印度文化的教育,所以帕文雖然講了一口流利的澳洲英語,但舉手投足之間依然流露出濃厚的印度韻味。

樂隊的召集人Andy Williamson,被成員們暱稱為「船長」,這個土生土長的墨爾本人,卻對印度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他收集了很多印度60、70年代的寶萊塢歌曲,找來了所有的音樂家組成樂隊,於去年開始排練。Andy本人也會作曲,此外還擔任樂隊中的打擊樂手和演奏長笛。

對於參加此次Mahnningham多元文化節,帕文告訴記者,「參加這樣的節日非常重要,我們可以與其他人一起分享我們的文化。很多人從來沒看過印度寶萊塢的歌舞,他們也不會親自去印度看,但如果這樣的演出就在家門口,何樂而不為呢?這是每個人都會喜歡的音樂,儘管他們可能聽不懂歌詞,但同樣會被音樂旋律所感染。」

相關新聞
澳洲維省呼籲削減印花稅
澳洲維省通緝令(10.14)
維省Maribyrong 市議會新移民知識講座
澳洲維省電費飆漲 民眾荷包緊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