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錢遊世界 華人夫婦兩年騎車走20國

人氣 55
標籤:

【大紀元11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伊鈴多倫多採訪報導)要在2年多沒有收入的情況下,騎單車走遍世界上的3大洲,20個國家,有人聽起來覺得很瘋狂。但33歲的王前權、張靜宜夫婦就是正在實踐著。

這對來自台灣的青年夫妻,在2009年至2010年間總計235天的旅程中,幾乎都是以最節省的方式旅行,在已經完成的日本、紐西蘭、澳洲這3個國家的行程中,兩人的旅費,機票和生活費各佔一半。在旅途中都是以自行野炊與露營的方式節省經費,有時王前權做街頭藝人,吹口琴、唱歌等賺取旅費。

王前權表示,人人都有夢想。有些夢想是人們不敢想,或者是敢想而不敢做的。他所以能實現這個夢想是源於台灣這麼些年的民主自由給他提供了一個好機會。

「首先要利用這個大好時機,好好的看看這個世界,瞭解瞭解這個世界是什麼樣。於是夢想開始在心中形成,就是:我要環遊世界。」王前權說。

王前權夫妻自2009年9月13日從台灣出發,環遊台灣島以後,又完成了日本、澳洲、紐西蘭的行程;2010年8月中旬進入加拿大以後,從溫哥華出發,經過了愛民頓、溫尼泊吉等10幾個城市,在加拿大境內共歷時88天,行程5,800公里,於10月30日來到多倫多。

來自家庭的阻力

夢想實現前,首先碰到的是來自家庭的阻力。王前權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在一個外資企業的會計事務所工作,妻子張靜宜也是畢業於台灣一所大學的藝術專業,畢業後教鋼琴。按理說已經有了安穩的生活。現在要辭去工作,放棄現實的利益,花2年時間去環遊世界,對自身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心理挑戰。

對周圍的親朋好友來說,肯定也是一個不少的衝擊。張靜宜對記者說,王前權的家人和朋友還是很支持他的計畫,主要的阻力來自她的娘家人,她的父母認為好不容易上完大學,有了合適的工作,本該本本份份、穩穩當當的過日子。現在又要折騰去搞環球旅行。所以很不理解。張靜宜為此做了許多的解釋工作,以求取得家人的支持。

錢很重要但不是決定因素

自費旅行,就要自己籌備資金。旅行就要花時間、花精力,更重要的是金錢。王前權就是辭去外商公司的工作,帶著少許積蓄開始旅行的。

在計畫環遊世界的當初,王前權就決定以寫作來籌集旅行經費。

當時,他從統計資料發現台灣一個社會問題是,有300多萬的老人需要照顧。2002年,王前權花了82天時間環遊台灣島,他想通過這種方式讓社會重視老人問題。在3,623公里的行程中沿途發傳單資料。

「雖然不多,600至700張,但是藉助媒體報導,就會有很大的影響,引起更多的民眾來關注這個承待照顧的老人群體。」王前權說。

《不花錢單車環島》這本書就是他環遊台灣島的心得體會。花了5年的時間完成,現已出版,出版的收入也是這次旅行的經費來源之一。

在旅途中,所到之處,許多當地人對台灣的歌曲感興趣,會要求他即興表演一些有關台灣的曲藝。他都會滿足觀眾的要求,也通過這種方式介紹台灣的文化。同時他也會在地上豎一塊牌子,寫上:請支持住宿和食品。

有時他們會找到當地的農場去做工,並換取住宿和食品。有時當地的教堂會提供住宿給他們,他們就幫助教堂去做一些清潔工作作為回報。

當然,他們在出發之前就已經得到台灣的一些廠家的贊助。因為在世界各地都有一些工廠企業支持自行車環球旅行。他們騎的肯尼迪牌自行車就是廠家贊助的。另外還有一些親戚朋友在經費上給予支持。

王前權說:騎單車環球世界,錢是一個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重要的是勇氣和信心。

體能的準備很有必要

王前權的環遊計畫實行之前在台灣境內做了2次騎單車長途旅行,以對自己的體能做一個評估。他說長途旅行,體能的準備是必要的。

妻子張靜宜此前對騎單車並不熟悉,她在行程開始之前做了長達半年的騎車練習。從2006年王前權計畫騎單車環遊世界,在此過程中,張靜宜也完成了從女友到妻子的角色轉換。同時也花了3年的時間作心理建設和體能鍛練。兩人在2009的結婚紀念日便踏上了這趟追夢之旅,也作為兩人的二度蜜月。

王前權表示這次旅行是以張靜宜的體能為標準的設計的。兩人一起旅行,需要考慮到各自的身體素質不同、體力狀態不同、男女性別不同。需要相互配合,相互照顧。

由於張靜宜的體力較差,開始只能每天行70公里,然後慢慢的增加,從每個月增加每天20公里開始,一直慢慢往上加。據張靜宜介紹,在加拿大境內,她已經達到了每天騎車133公里的記錄。此前在日本有過每天騎車行122公里的記錄。

王前權笑著說:「如果一開始就讓她騎100公里,那可能第一天就把她嚇回去了,就變成了單騎環遊世界了。」

關愛讓旅途不再寂寞

王前權說:在國外已有許多人從事單車旅遊,而國與國之間的簽證也越來越便利,騎單車跨國旅行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困難了。

王前權夫妻在國外旅行中感受到,當地人對單車旅行者很友善,也很熱情,使旅途充滿溫暖,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國民外交的意義。

他舉了個例子,在加拿大境內的88天行程裡,到達的城市包括溫哥華、愛民頓、溫尼泊奇等10幾個城市。所到之處,他們充分感受到當地人的熱情和友善。受到不下10個人的熱情接待,並免費提供住宿和食品。還有人請他們進屋洗熱水澡等。

他講了一個小故事:在加拿大遇上的第一個為他們提供幫助的人,他的名字叫John,當時王前權只是向他打聽哪裡可以找到洗手間。John熱情的對他們說,不用再去找了,他家就有洗手間。當他們用完洗手間準備離去時,John又對他們說,不用再去找住宿的地方了,他家就可以住宿;然後,又為王前權夫妻提供豐盛的食品。

他們在日本遇到了韓國的車友,很開心,通過語言與文化的交流,也能在異國他鄉交到朋友。

在行動中學習

文靜的張靜宜說以前是不敢想像作這樣的長途旅行的。在這次旅行的過程中,不僅僅是瞭解許許多多的不同的風土人情,學到了許多知識,更重要的是明白了一些人生的道理,得到了人生的啟悟。這是旅行之前沒有想到的。

比如說在旅行中遇到了許多的困難,甚至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同時也學到了許多知識,懂得了如何去找一個最佳解決問題方法。

他們在完成日本、澳洲、紐西蘭的旅行後,簽證就到期了,旅行沒法進行下去了。怎麼辦呢,就得回到台灣再辦簽證。這樣一來也可以作簡單的修整,同時添加必要的補給,更好的進行下一步的旅行。

遇到的天氣問題,他們就把時間錯開,就像候鳥一樣,隨著季節的不同轉移地方。如去年的冬天在紐西蘭,今年的秋天在加拿大,接下來的冬天去墨西哥,然後再去歐洲。這樣就避免了天氣寒冷的麻煩。

情緒問題也時常困擾他們。對於張靜宜來說,以前都是在家教學,生活舒適,沒有野外生活的經驗;現在如此長時間的野外生活,風餐露宿,每天的體能挑戰都是她的極限,所以不免導致她的情緒上的波動。

每當情緒過來時,都是往丈夫身上壓,王前權都是默默地承受。這使張靜宜感受到了丈夫的寬容與厚重。由此看出他是一個可以依靠的人。自己從中也學會了彼此的相互理解及相互包容,學會了如何相處。

「這趟旅行使我們明白,一個人夢想只要去行動就可以實現,就可以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王前權說。「未來我會繼續我的寫作,並希望生很多孩子。」

旅行只是人生的局部,生活還將繼續。王前權、張靜宜夫妻將繼續騎單車進入他們的下一個旅程,去實現他們的人生夢想。

相關新聞
德男子騎車環游世界44年
騎車游世界  王前權夫妻達多倫多受歡迎
前國軍軍官:黃埔軍校百年慶 中共沒有話語權
無家可歸者死亡案第五名疑犯預計認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