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中國經濟百病叢生 當局政策難治本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0年12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淑貞編譯報導)近兩年,中共大力刺激經濟,信貸不斷浮濫釋出,表面上經濟高增長,但卻導致當前中國經濟百病叢生,出現了通脹升溫、房市泡沫、人民幣升值壓力大、銀行潛藏壞帳、國營企業持續坐大、政府舉債不斷擴大等症狀。

中共當局將通脹視為頭號大敵,近期陸續祭出緊縮措施。然而,多數專家學者表示,這只是治標,根本之道是進行結構性的改革。信評機構惠譽國際(Fitch Ratings)則認為,中國明年的經濟成長率很可能腰斬。

銀行壞帳恐被引爆

《紐約時報》近期報導,信評機構穆迪(Moody’s)及惠譽國際皆表示,不管中國經濟明年表現如何,中國的銀行體系都隱藏著風險。惠譽國際甚至暗示,由於房市不穩,另一波銀行壞帳很可能被引爆。

1990年代末及2000年代初期,中共國營銀行的壞帳竄升,銀行瀕臨破產,中共當局被迫出手援救。近幾年來,透過一連串的股票上市,這些國營銀行已從全球資本市場籌措了數百億美元的資金,財務體質似乎強化不少。

但是,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分析師近期建議客戶避險,以免「有朝一日」被湧入中國的資金狂潮與急劇攀升的通脹「算總帳」(day of reckoning)。

北京政策轉為緊縮

北京似乎看出苗頭不對,政策上已由追求增長轉為緩慢的調控,希望透過升息、緊縮財產出售的規定及限制貸款等方式,遏制飛漲的物價及房價。

北京當局近期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後承諾對抗通脹,以穩定經濟。隨後,中共央行祭出今年以來第六度調高銀行存款準備率的動作。

分析師預期,未來的幾個月,會有更多的緊縮措施出台,但中共當局面臨的挑戰卻逐步增加。香港匯豐(HSBC)銀行的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許多因素不斷變化。老實說,事情很複雜。」

挑戰錯綜複雜

正當國際上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不斷升高之際,北京卻堅稱,升值將傷害到東南沿岸利潤微薄的工廠,也將導致數百萬名工人被解雇。

分析師認為,中國當前最艱鉅的挑戰是通脹問題,舉凡房價、牛奶、蔬菜等食物的價格,今年都大幅飆升。在上海,平均每月工資是大約350美元,但一加侖的牛奶卻要價5.50美元。

國內知名經濟學家謝國忠說:「貨幣供給太多了。它們增加貨幣供給,以便刺激經濟。現在土地價格在某些地方已經飆漲了20倍,有的地方更狂漲100倍。通脹是全面性的。走入中國的超市,牛奶比在美國還要貴。」

此外,受到沿海省份勞工短缺與勞工意識高漲的影響,今年的工資已有不少升幅,但許多分析師預估,明年的升幅還會更多。這對工人來說或許是好事,但卻會衝擊中國的出口經濟,也會導致通脹壓力升高。

結構性改革是解決之道

分析師認為,2009年初刺激方案推出之際,國營銀行大舉釋出信貸,但很多資金被拿去炒房,造成今日的房市泡沫,也有很多資金被地方政府借來開發基礎建設,但其中許多項目是被浪費了。

部份經濟學家表示,對於北京來說,解決之道是讓許多產業民營化。但在金融危機之後,國營企業對經濟的控制不減反增,此時要讓他們放棄操控產業的獨佔利益,恐怕很難做到。

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教授許小年說:「通脹不是最嚴重的問題。我們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結構性問題。我們需要更加開放和改革的政策。且看一下國家在教育、醫療保健、電信及娛樂的獨佔。我們需要打破那些了。我們需要創造更多的工作,從事更多的經濟創新。」

耶魯大學金融教授陳志武也同意上述看法,他說:「國家經濟及地方政府將是未來問題發生的所在。對於銀行及金融體系來說,它們將是實際麻煩的來源。」

中國需求降低 衝擊全球經濟

專家認為,一旦中國經濟放慢增長的腳步,它對全球自然資源貪婪的需求也將同步降溫。再加上歐洲如今身陷國債危機,美國的失業率也居高不下,全球經濟恐怕很難樂觀。

惠譽國際在報告上說,如果中國經濟成長率由中共宣稱的近10%腰斬到5%,其它亞洲國家的經濟將被拖累,全球的鋼、能源及製造業也會受到嚴重的打擊。

相關新聞
中國模式 中國經濟發展之謎
京藏大堵車 看中國經濟高增長之痛
彭博通訊:中國經濟非想像般強大 資料引發錯覺
【新紀元】中國經濟真的比日本強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