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賺不過農民工 名牌畢業也低薪

人氣 2

【大紀元2010年12月17日訊】年末將至,又是一年招聘高峰。一邊是畢業生瘋狂投簡歷、忙找工作,一邊是在職員工跳槽、企業忙招工。對於今年就業的情況,專家表示大學畢業生的起薪難以大漲。由第三方教育評估機構麥可思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長三角地區本科畢業生在畢業半年後實際月收入還不如該地區農民工的月收入高。
  
名牌大學畢業生日子也不好過

昨(15)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佈了2011年《社會藍皮書》,指出國家重點教育工程「985工程」建設高校中,文憑出現貶值現象,這些名牌大學畢業生能找到的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月薪水平正在下降,連清華、北大、浙大……這些名牌大學的畢業生日子也不好過。

藍皮書指出,當前大學畢業生不僅面臨著就業壓力,同時也面臨著低工資的威脅,畢業生們不得不接受一些較低月薪的工作,這使他們感覺到自己努力爭取到的大學文憑變得越來越不值錢。

2005年名牌大學(「985高校」)本科畢業生初職月薪是城鎮家庭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的3.32倍,而2009年,其初職月薪與城鎮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下降到2.06。藍皮書表示,「985高校」目前本科畢業生和博士畢業生初職平均月薪只能達到城鎮就業人員的平均月薪水平,那麼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的最初收入,肯定低於城鎮就業人員的平均月薪。

藍皮書指出,「985高校」本科畢業生的初職月薪在2006─2008年增長微弱,而2008年之後則略有下降;「985高校」博士畢業生的初職月薪在2005─2010年期間基本變化不大;只有碩士畢業生的初職月薪增長明顯。這些數據毫無疑問地表明,「985高校」的大學文憑也在貶值。

本科畢業仍然月月光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12月13日,《長江三角洲地區本科畢業生就業跟蹤分析》調查報告出爐。調查顯示,長三角地區本科畢業生在畢業半年後實際月收入平均達到2667元,比全國2369元的平均水平高出298元。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儲朝暉表示,「雖然長三角地區本科畢業生收入水平較全國平均水平還稍高一些,但是這些城市的消費也高。」

在求職成本方面,畢業生仍留在長三角地區就業的,其平均求職費用為999元,每收到一個工作邀請平均需投出18份求職簡歷,遠高於長三角以外地區求職所需10份簡歷的同項指標。

在上海某廣告公司上班的秦小姐,每月工資3000元,吃飯900元,租房1000元,剩下的錢買點化妝品、買衣服,基本上每月都「月光」。

其實,這樣的「月光族」並不在少數。在上海某傳媒公司上班的小李基本上是以信用卡過活,「每月只能先透支著用,然後下個月再用另一張信用卡還清上個月透支的錢,一月復一月。」

職場新人薪酬變相跌

一場金融危機,打亂了企業與就業者的平靜。2009年,大學生就業遭遇「冷空氣」,底薪一降再降。相關資料顯示,2009年畢業生的起薪下降超過10%,超過70%的本科生薪酬主要集中在1000元至3000元。和本科生相比,碩士畢業生下降更為明顯,起薪下滑近12%。

在儲朝暉看來,今年大學畢業生的起薪難以大漲,與去年相差不遠。「如果考慮到物價上漲等緣故,基本上可以視為薪酬下滑」。

全國來看,金融業降幅最大,從2803元一路滑向2000元大關,和下降比例位居第二的房地產行業相比,整整高出6個百分點。高科技最賺錢,高科技行業之所以薪水降幅最低,是因為高科技包含的行業很多,其中互聯網業,包括遊戲、電子商務,整體拉高了行業平均值。

稀缺人力更勝高學歷

有網絡戲稱:「現在一個本科生的工資還不如農民工來得高。」而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科院人口和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的一番言論恰恰證實了「戲言」並非「無理」。蔡昉在演講時列舉了2003年、2005年和2008年的幾組數據。數據顯示,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保持在每月1500元左右,但農民工的月工資近年來由700元左右躍升至約1200元。

浙江某製造業工廠負責人張先生說,由於用工短缺,有技術的農民工又難找,只能提高薪水。有些工種的工人一個月可以拿到2500元以上,這可能比部分大學畢業生工資還高。

相關新聞
中國大陸大學生劇增找工作困難
大學生滿街都是 找工作靠的是實力
又到畢業季 大學生找工作考研究所雙管齊下
中國大學生找工作難「漂在大城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