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兒子」和華裔移民歷史回顧(2)

人氣 41
標籤:

【大紀元2月3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 2月 02日報道)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受《排華法案》的影響,華人移民在美國備受歧視。因此,他們利用加州大地震後檔案被大火燒燬的機會偽造出生證,以美籍華人子女的身份進入美國,這些人被稱為「紙兒子」。下面,我們繼續介紹華人隱藏身份背後的辛酸史。

19世紀後半葉,華人幫助建造了橫穿美國的州際鐵路,為美國的繁榮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由於當時華人主要從事的是廉價勞動力的工作,因此,一些美國人認為他們對西部其他勞工構成了威脅,反華浪潮開始興起。在這種情況下,國會於1882年通過《排華法案》,給予華人和其他族裔人完全不同的移民對待。

根據電影製片商和歷史學家劉慧儀(Jennie Lew)介紹,《排華法案》規定,來自中國或世界其它地方的華人,只有5個類別的人能夠進入美國。

劉慧儀說:「進入美國的華人必須是學者、外交官、宣教士、商人或是土生土長的美國公民的孩子。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進入中國的美國人也是這幾類。因此,在美國移民史上,華裔是唯一因種族原因受到排斥的民族。當時的情況是,很多華人來到美國後,把妻子留在故鄉。這些人大多聚居在廣東省,他們除了一紙婚姻,以及丈夫每30年或40年回家探望一次外,活得如同沒有丈夫的『活寡婦』一樣。」

family photo電影製片商和歷史學家劉慧儀

劉慧儀拍攝的一部名為「分居兩地,夢想破滅」的記錄片,揭示了這段歷史時期華人所經歷的痛苦。據她介紹,當時的中國飽受外強蹂躪,政府軟弱無力,無法就移民問題與美國政府抗爭。因此,華人不得不想盡辦法規避這一不公正的法律。

劉慧儀認為,加州1906年的大地震給華人創造了機會:「1906年,舊金山發生震撼世界的大地震,市議廳被大火燒燬。很多華人出面聲稱自己的出生證在市議廳裡。這看上去雖然滑稽,其實一點都不可笑,因為這是很多華人最後能夠來到美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們不得不感激這些華人想出這個點子來規避在他們看來不公平的歧視性法律。」

聖克魯茲加州大學榮譽退休教授楊碧方(Judy Young)說,地震後,很多華人聲稱自己是美國公民,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不得不承認他們的公民身份。

楊碧方說:「這些華人可以向政府說,他在舊金山出生,是美國公民。地震前,曾經幾次回中國探親,而且和妻子生了好幾個孩子。這樣,他就可以得到移民名額。這些被確定為美國公民的華人,既可以把妻子和孩子接到美國來,也可以把這些名額賣給同一個村子的同鄉,幫助他們來到美國。」

在這種情況下,買偽造出生證,以別人兒子的身份進入美國的作法,也就應運而生。這些買偽造出生證的華人,就是人們所說的「紙兒子」。

楊碧方教授介紹了「紙兒子」身份的交易運作:「這是一個經紀人制度。在美國,有人出賣『紙兒子』的出生證明,在香港的經紀人就買去再賣給他人。買的人不僅得到一個假身份,還得到一份面試材料,這份材料介紹了『紙兒子』的背景,以及移民局可能會提問的問題。買的人要牢記其中的內容,然後以這個『紙兒子』的身份前來美國,接受移民官的檢查並審問。」

family photo聖他克魯茲加州大學榮譽退休教授楊碧方

買「紙兒子」身份的花費是,每一歲100美元。如果是16歲,就要花1,600美元,這在當時來說是一大筆錢。但是,這些「紙兒子」進入美國並非一帆風順。他們要被送往天使島移民拘留站關押審問。那些是真兒子的人,也要經過同樣嚴格的審問。通過的進入美國,沒有通過的被遣返回國。

儘管如此,據估計,1910到1940年之間,在進入美國的大約17萬5千華人中,仍有百分之80多的人是以「紙兒子」或「紙女兒」的身份進入美國的。

1950年代後期到1960年代,美國移民當局為了解決華人移民當中的假身份問題,同時避免這種情況繼續發生,實施了一個認罪赦免計劃,鼓勵華人主動澄清自己的真實身份,並且保證不會將他們遣返回國,而讓他們有機會成為合法公民。不過,只有1萬8千多名華人主動自首參與這個計劃。

楊碧方教授介紹說,他父親不相信移民局,因此沒有參加這個計劃,直到1989年去世時,他從來沒有向子女談過他真實的身份和家族史。他只是囑咐孩子,在他墓碑上不要用現在的名字楊庭順,而用另外一個名字譚業精。

楊碧方教授說,雖然很多華人是以偽造身份進入美國的,但這是因為他們認為,作為一個族裔和民族,他們受到了美國錯誤的移民政策的歧視。楊碧方教授指出,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包括華人在內的移民幫助建造了這個國家,才使它成為一個世界強國。因此,牢記《排華法案》歷史時期華人所經歷的艱難非常重要。

2009年,加州議會為100多年前的排華行為向加州華裔移民公開表示道歉。但是,到現在為止,美國聯邦政府在這方面尚未作出道歉。

相關新聞
第三屆華馨夏令營結束 何祖芬感謝僑委會
【新紀元】王靜雯:中資擴張非洲遭遇的尷尬
中共為何封鎖緬甸攻打果敢華人事件(2)
華納不報金曲 黃小琥難掩失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