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勢坑斷層水位 震後遽降25公分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蔡文居、羅正明、林嘉琪/綜合報導〕甲仙大地震後,環保團體於烏山頭水庫北勢坑斷層監測掩埋場地下水位,發現地震前後水位變化大,是否影響集水區水質,學者要求政府不能袖手旁觀。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表示,北勢坑斷層已確認通過掩埋場場址,當地又接近烏山頭水庫集水區,環保團體的疑慮,政府應正視並深入做更明確的調查。

台南環保聯盟昨天公布地震前後永揚掩埋場一帶監測井的水位變化數據,發現地震後水位突然驟降,最高竟達二十五公分,憂心當地處於破碎帶的斷層,掩埋場一旦設立,將會影響烏山頭水庫集水區的水質。

而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張中白昨天公布高雄甲仙地震的初步調查結論。他說,地震讓未知斷層現形,有助於學界追蹤、研究、定位,但甲仙地震應該正名為六龜地震。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氣象局只為規模七以上的強震命名,例如九二一大地震正式命名為「集集地震」,國際上不採以日期命名,主要是擔心若在同一天發生多起地震會造成混亂。

郭鎧紋強調,氣象局不會為規模七以下的地震命名,會說「發生在什麼方位的地震」。甲仙地震震央爭議,是媒體或民眾慣用地名自行命名,氣象局已接獲甲仙觀光業者抗議。

張中白率領的研究團隊,連日來走遍甲仙、美濃、高樹、六龜等地,最後在美濃鎮東南方的龍肚里發現地表有長約兩公里的S型裂隙,呈現「雁行」、「馬尾」狀的破裂,地表破裂帶伴隨有左移現象,總錯動量約○.八公分,證實未知斷層確實呈現西北—東南走向,斷層上盤地層才會向西南方向逆衝。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