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密切關注力拓案將開審

標籤:

【大紀元3月19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 3月 18日報導)中國星期四警告澳大利亞不要將力拓案政治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這只不過是起商業個案。澳大利亞礦業巨頭力拓公司4名高管3月22日在上海出庭受審。分析人士希望,這次審判要非常透明。

在中國外交部星期四的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秦剛就下週一(3月22日)開始的力拓案庭審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方有關部門將依據中國法律、法律程序以及《中澳領事協定》處理這個案子。

此前,澳大利亞方面要求中國司法機構將這次審判的全過程向外交官開放。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星期四措辭含蓄地警告說,全世界都會關注中國如何審判這個案子。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對此做出回應說,力拓案只是商業個案,不應該對中澳關係帶來負面影響。

「這個力拓案不過就是個商業的個案,它不會也不應該被政治化,對中澳關係帶來負面的影響。」

力拓案在澳大利亞引起了極大關注,原因之一是該案件給中國與自然資源豐富的澳大利亞日益緊密的貿易聯繫蒙上一層陰影。

中國現在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2009年中國澳大利亞兩國的貿易額達到530億美元。2008年中國進口的鐵礦石大約41%來自澳大利亞。中國最近仍在尋求擴大跟澳大利亞在幾個資源開發項目上的投資。

有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澳大利亞政府認為審判結果過於嚴厲,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已經趨緊的兩國關係。並可能給中國跟澳大利亞等國之間有爭議的鐵礦石談判增加不確定因素。

穆迪經濟網站經濟分析師程旭分析說,從目前的情況看,中國在鐵礦石談判桌上仍然是價格的接受者,也就是說中國在談判桌上討價還價的能力有限。

程旭從以下三點做了分析:「這三個東西都不會因審判而變化。第一,中國相對來說比較強勁的基本建設需要;第二,中國表面上有一個鋼盟,但實際上極為分散,沒有真正達到團結起來集體跟海外討價還價的目的。第三,中國進口的資源過渡集中在巴西和澳大利亞這兩個國家。」

澳大利亞方面要求中國司法機構向澳大利亞外交官開放整個審判過程,但目前中方只允許澳方外交官旁聽賄賂指控的審判部份,不許他們出席有關盜取商業秘密指控的審判。

美國的中國戰略顧問公司總裁石維洛對記者表示,最重要的是審判要有透明度,否則會讓外國企業感到恐慌。

「一方面,中國的鐵礦石進口量巨大,它需要儲蓄大量的鐵礦石煉鋼,因此中國是個巨大的市場,我確信海外的相關企業不希望失去這個市場。另一方面,力拓員工被捕案和對他們的審判無疑會給外國企業帶來恐慌。因此我希望這次審判要非常透明度,我認為,這也許是最重要的。」

與此同時,力拓案加上最近谷歌醞釀的退出中國案已經產生了撞擊作用,引發外國投資者擔心在中國的經商環境。

胡士泰等4人3月22日在上海第一中級法院出庭接受審判,整個過程持續3天。(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力拓案或將定音 中共權鬥決定胡士泰命運
力拓案 中共調查再延長二月
力拓案 澳洲:中國將調查期再延長兩個月
力拓案翻版 美國公民在中國遭押兩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