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砌磚流星撥拉棒 台體育課民俗風

人氣: 3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23日電)教育部今天表示,為讓體育課更多元、有趣,推動民俗體育課程,將好玩的砌磚、流星和撥拉棒融入國中小體育課程,除保存中華文化外,也讓孩子在歡樂中運動強身。

教育部體育司長王俊權表示,國中小體育課有扯鈴、毽子等民俗體育活動,今年加入砌磚、流星和撥拉棒,使民俗體育課程更多元,今年先在部分學校試辦,盼能藉著有趣的民俗體育活動,讓學生對體育有興趣。

台南大學體育系教授蔡宗信表示,流星是歷史悠久的民俗活動與雜技項目,繩索兩端裝水的稱為「水流星」,表演時必須滴水不漏;裝火的則是「火流星」。

他說,學校引進改良流星,將繩索兩端繫上小球操作,利用離心力舞動雙球,使雙球上下交叉舞動或兩球互為拉直繩子成一直線舞動,是一種可變換多種花樣的繩子技巧。

蔡宗信表示,砌磚、流星和撥拉棒都是富含中華文化的體育運動,已經完成295名種子教師的培訓,今年在台北縣、台南縣與台東縣先試辦,之後逐步推廣到全台各地區。

國中小有多少體育課可以上這些有趣的民俗運動?蔡宗信說,由各校老師來決定。

台北縣米倉國小今年先把砌磚的入門「拋球」帶進社團活動,學務主任陳中陵說,台灣很多民俗體育及雜技都快要失傳,如果孩子能學會這些技藝,除表演增加自信外,也能增強手眼協調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