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緣只能遇見 無法預見

作者:任采真
真正的機緣只能遇見,無法預見。(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99
【字號】    
   標籤: tags: , , ,

很久以前,有個父親帶著兒子到野外去學習打獵,他們成功地捉住了一隻小野豬。

父親將這隻小野豬交給了兒子小偉,告訴他帶著獵物先回家去。可是,這隻小野豬在半途中逃走了,讓小偉感到很沮喪。他走到一塊大石頭旁,黯然靠在那石頭後坐了下來,懊喪不已。

傍晚時分,父親找到了兒子,看到他沮喪的神情。父親問道:「你一直都在這嗎?」兒子點了點頭,像洩氣的球。這時,父親指著地上鮮明的腳印,帶著微笑道:「剛才來了幾隻鹿?」兒子驚訝地問:「真的有鹿群經過嗎?」父親慈祥地回應:「是的,兒子,你因為一隻小野豬的失落,而錯過了一群鹿。」

生命就像這樣,當我們執著於一些失去的事物時,往往忽略了周遭更美好的機會。

生活是這樣,愛情何嘗不是這樣?在人生的道路上,機遇常常像陰晴圓缺面面俱足的月亮,你不知道當你碰到它時是哪一種面相,甚至我們還可能把機遇當成厄運!

只要我們有真心,總會遇到生命中的機緣,但是你不能關上你的心窗。或許曾經因為顧慮,因為自以為是,或者因為膽怯,我們好像錯過了緣分。然後就想著:當初要是那樣就好了;當初要是不那樣就好了……。

船過水無痕,如果能領悟:「錯過」其實很可能是天意沒有給你安排「得到」! 沒有這樣的牽掛,我們就能快意、悠然地活在當下,而不「錯過」我們真正可得的東西。

真正的機緣只能遇見,無法預見。所以古人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誠心打開心窗,用善意的眼去感知世界,往往能把握住機緣來敲門的瞬間!@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世界各民族都曾經出現過一些先知,他們通過運用功能,或經過推算(中國有易經,西方有占星術)預見了他們民族,以至整個人類歷史中將要發生的一件又一件大事。預言經過歷代的流傳而體現出的驚人的應驗,是無可否認的歷史真實。故此,預言是各民族先知留給今天的人們用以自救和救人的警世錄。
  • 清朝時,有位李姓書生在嶗山讀書。而嶗山傳說是道家仙山,久而久之的李姓書生也受那裡的氣氛感染,漸漸萌生了出家修道的念頭。
  • 清朝乾隆、嘉慶年間有一個著名的道士,名叫劉一明,他少年時曾得過大病,後幸遇真人賜方,得以除病,病好後外游訪道,也有些奇遇。他後半生則一直隱居在甘肅榆中縣棲雲山、興隆山一代修道,將那裡很多原來破敗的道觀都又修好了,香火繚繞。因為他學識淵博是個全才,許多達官顯宦、富豪人家都願結識他,所以在社會上比較有名氣,甚至被人譽為道教全真派第十一代宗師。其實他這個「宗師」也只是人給他封的,是在宗教中的一個職務、地位吧,代表不了他就是修成的高人。其實他雖然終其一生苦苦慕道,但卻始終未得道家真傳。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他三失得道機緣的故事。
  • 眄子和他倆大不相同,他既尊敬和信任有才能的人,又愛護和使用才能低的人。
  • 緣分很奇妙,16年前以為錯過了,4年前這條「緣分」的線再次將「得法」的契機與李育寬接上,除了慶幸外,李育寬心中更多的是感恩與珍惜這千古難逢的機緣。
  • 很多人都聽說過「塞翁失馬」的故事。這個故事說明,遇到事情不要過於悲觀,也不要過於樂觀,要用一種平常心對待的道理。一時看一件事情的好壞,到時候不見得就是當時所認為的好與壞。事情是隨著外部環境不斷發展而發生變化的。
  • 吳郡(今屬江蘇省蘇州市)有位蔣生,非常喜好神仙之道,曾跟道士學過煉丹術。二十歲時他離開家,在四明山下隱居,他很積極地修葺爐灶、燒柴生火,每天勤奮煉丹,然而幹了十年也沒煉出仙丹。
  • 閱讀
    花的芬芳不但為戶外空間打造優雅夢幻的氛圍,無形中也舒緩緊繃的情緒,拉近人心之間的距離,如果你也著迷於滿溢的花香,想打造專屬自己的小花園,就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香氣綠植能列入栽種清單吧。
  • 兼任電影《酒店33》導演、編劇、第一男主角的蒲彧,現身本集暢談幕後花絮!他將分享如何在參與神韻藝術團巡演期間,完成這部巨作的心路歷程,以及《酒店33》片名由來、整個故事背後的內涵。
  • 口岸邊的岩石堆 有的來自於大山 有的來自於丘陵 有的就矗立此處 有尖有圓有長條 相同的是 都經過歲月淬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