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泰缅边境小店 赖树盛分享爱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思宇台北30日电)顶着英国硕士光环的赖树盛,在泰缅边境生活已7年多,当地居民知足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他印象深刻。他筹钱成立贩售平台,协助居民销售传统手工艺及农产品,改善生计。

赖树盛的父母只有国小毕业,家庭经济环境随着父亲生意的起伏而改变,父亲甚至还“跑路”过。刻苦的成长背景,让赖树盛深深感觉到,“有机会能帮助人家时,一定要伸出援手”。

27岁那年,赖树盛拿到英国东英格兰大学发展研究所硕士学位,并参加台北海外和平服务团,1年后转为正职人员,服务地区都是在泰缅边境,一待就是7个年头。

泰国与缅甸交界处的泰国西北偏远地区,除住着山地部落克伦族,也有很多缅甸难民,他们过着没水没电的克难生活。

赖树盛印象最深的是,1对缅甸夫妻刚逃到泰北边境,向他点头、招手,赖树盛心想“应该是跟我要钱的吧”当他走过去时,只见1个简单的塑胶袋,里面装了乞讨来的米饭和小辣椒,原来这对身无长物的夫妻要跟他分享食物。

“到底谁富裕、谁贫穷?到底谁无私、谁自私?到底是谁帮助谁?他们一无所有,却愿意分享,我们拥有那么多,难道不应该更懂得分享吗?”赖树盛说。

赖树盛表示,每次回台湾,常看到媒体报导上亿豪宅、百万跑车的新闻,对比泰缅边境孩子都没饭吃、没学校念,“我就会很错乱”。他也会很清楚告诉自己,豪奢生活不是他所要追求的人生。

与泰缅当地人越来越熟悉之后,赖树盛思考如何帮助当地居民脱离贫穷。他认为,要改善当地生活品质,就要从教育和经济着手。2、3年前,他与志工伙伴林良恕创立“边界创作集舍”,是当地少数民族手工艺品、农产品、缅甸流亡画家作品的销售与推广平台。

“从来就不是他们需要我,而是我需要真诚善良的他们”赖树盛说。他也以此为志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未来将继续追求梦想。

赖树盛表示,未来将建立有效的销售机制与产销合作,并培训克伦族青年,发展乡土教案和复育边境山林,达到社区永续经营目标,不但改善当地生计,也能发扬传统文化。

他计划邀集当地社区伙伴,结合欧美及台湾志工拟定各项计划,初期以社区参与为目标,以合理价格购买小农户生产的有机棉花原物料,并协助农民以系统化方式生产;同时希望鼓励妇女运用有机棉料,制作手工艺品。未来则进一步建立网路及实体行销管道,预计要新台币400万至500万元经费。

赖树盛的梦想计划,今天获选为“KEEP WALKING梦想资助计划”得主,获得140万元的圆梦奖金。他说,得到奖金很开心,梦想的开始,也是承担更大责任的开始,将继续努力圆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