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籍牧師說客語唱山歌 博士論文談客家

人氣: 17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31日報導】《逐夢客庄系列-牧師篇》(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31日電)當許多客家年輕人逐漸忘卻自己的母語,卻有外國人認真投入。美國籍牧師陳義聖 (EthanChristofferson)不僅說得一口流利客語,會唱客家山歌,甚至還把客家當成博士論文研究。

早在客家人或熟悉客家族群的中國人投入客家研究之前,把客家當成一個民族或族群加以認真研究的,就是那些有機會到中國城鄉傳教的歐美傳教士。如今,台灣社會的客家研究日趨蓬勃,也有傳教士針對台灣客家進行研究,陳義聖就是一例。

目前在美國三一國際大學(Trinity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跨文化研究所攻讀博士的陳義聖,1960年在台北出生,父親也是傳教士,10歲跟著家人回美國,30幾歲才回台灣。前幾年他回美國攻讀博士,論文題目就是研究北台灣客家族群認同與基督教間的關係。

為了論文,陳義聖訪問30多名客家人,詢問他們對客家特色的印象,普遍看法包括節儉、硬頸、刻苦耐勞、保守、很能適應環境等。問他投入研究後有什麼發現?陳義聖說,最大的體驗就是感受客家的多元,「客家人其實有很多種!」相較於剛來台灣時,感覺不少客家人習於隱藏自己的身分,如今看到愈來愈多人投入客家事務,陳義聖感到很高興。

談起當年回台灣客庄傳教的經驗,他說,由於小時候學的中文早已忘光,一到台灣,他沒急著學中文,卻先學了客家話。而堅持這個語言學習順序是有原因的,因為若先學中文,就很難有動機再學客家話。畢竟,為了處理生活週遭大小事,總得用上中文,學習動機強烈,像他花了2年學會客語後,中文能力也迅速恢復。

初到台灣,陳義聖落腳在純樸的客庄小鎮楊梅富岡。為了有效率地學習客語,陳義聖採用美國人類學家教他的方法,那就是每次針對1個簡單題目進行討論,例如怎樣幫助鄰居,答案可能是協助打掃庭院、幫忙拿信等,討論時努力以客家話表達,同樣的題目,透過不同的朋友不斷討論,講錯了就直接糾正,在反覆的過程中,不僅學到實用的客家話,也交到許多朋友。

因為會說客語,陳義聖拉近了與客庄居民的距離。有一次,一個客家老伯直呼他「阿度仔」,他就用客語回說「我會講客家話,你要小心喔!」,短短一句話,兩人頓時從陌生到親切,每次阿伯看到陳義聖,遠遠就興奮地喊著「美國客家人」。

日常生活中,陳義聖偶爾用客語和朋友聊天,也總讓路人好奇不已。若是剛好走到身旁,路人還會不經意地湊近,確認自己是否聽錯了呢!他說,有一回到陽明山,剛好碰到一群客家人,大夥聊著家鄉話,那種親切的感覺,讓陳義聖很喜歡。

提起客語的趣事,陳義聖回憶,有次在台北帶著當時才2、3歲的兒子搭公車,2個年輕女生看著他的孩子直說「像洋娃娃好可愛喔!」,讓他內心暗喜,沒想到,其中一人接著又用客語說「孩子的爸爸好像孫悟空喔!」,因為聽得懂客語,陳義聖不經意地露出三條線的表情,讓說話的女生頓覺尷尬,下車時,陳義聖還特別用客家話向她們說聲沒關係。

對於時下客家年輕人不會說母語的現象,陳義聖說,他不希望給這些人太大壓力。有時,陳義聖和初見面的老人家用客語交談,老人卻把孩子叫來,直說「你看連外國人都會講客家話,你怎麼不會講!」對此,陳義聖頗感尷尬,他謙虛地說,客語並非他的母語,即使他講不好,大家也很寬容。

除了客家話,陳義聖也會唱客家山歌。從前哄孩子睡覺時,他就常把客家山歌當成搖籃曲。10幾年前,他甚至和當時6、7歲的兒子一起上電視演唱「天空落水」,2個老外的組合還頗受好評呢!

目前,陳義聖和老婆、小孩住在新竹,為了寫論文,有時也回美國。他和老婆鄭聖梅是在美國相識。當年他隻身來台,擔任護士的鄭聖梅則在非洲喀麥隆照顧麻瘋病人,兩人相隔半個地球。當時非洲通訊不發達,打電話極為困難,常常才講1、2分鐘就會斷線,有次,陳義聖趁著自己生日,出其不意地在電話裡向鄭聖梅求婚,讓鄭聖梅又驚又喜,兩人結婚後,鄭聖梅也跟著來到台灣。

來台後,鄭聖梅也開始學客家話,客家歌曲當然也難不倒她。現在,她在竹東的一個團契用客語傳道,對象多是65歲以上的婦女。藉由客家話,鄭聖梅 (SandyChristofferson)很快地和當地人打成一片。她說,客家人人情味濃厚,而她和老公最喜歡的食物,就是客家湯圓。

其實,除了陳義聖夫婦,他們所屬的中華信義差會旗下還有很多牧師會講客家話,像是比陳義聖更早來台的羅威信(Joel Nordtvedt)、邱福生(Michael Kittelson),或是2005年來台的林天恩 (Andrew Larsen),都會說客語。其中,熱愛音樂的邱福生夫婦還會彈中山琴、拉二胡,他們甚至曾到竹縣峨眉鄉學唱山歌,舉凡平板、小調、山歌子,都難不倒他們。

雖然時下不少年輕人已逐漸忘客家母語,但這些「美國客家人」似乎比血統純正的客庄人士還要客家。不僅說客家話、唱山歌,還做客家研究,即使目的是為了傳教,但這些洋牧師對客家的投入著實令人感動。下回,在路上聽到金髮碧眼的老外說著一口流利的客家話,也別太驚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