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雲林地層持續下陷 高鐵墩柱沈陷 引發安全疑慮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4月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國賢、黃淑莉、曾鴻儒/綜合報導〕受到雲林地區地層持續下陷影響,高鐵跨越台七十八線處墩柱角度變化首度超出警戒值,基礎地層去年的年沈陷速率達六.五公分,也超過高鐵設計容許值,引發高鐵行車安全的疑慮。

角度變化首度超出警戒值

高鐵公司自2003年即開始監測中南部各縣市因超抽地下水而引發的地層下陷問題,2006年起,每年均由專案小組檢討沿線地層下陷問題。

根據高鐵設計標準,墩柱基樁周圍七十公尺範圍內年沈陷速率一旦超過四公分,基樁安全就有疑慮。會直接影響行車安全的軌道線型、影響軌道線型的墩柱角度變化,則以沈陷差異為觀察標準,以跨越台七十八線的連續梁為例,兩者警戒值分別為千分之一與一千五百分之一。兩墩柱間沈陷差異與跨距比值如超過警戒值,就需特別注意或補強。

專案小組今年1月進行、3月提報給水利署和高鐵局的監測資料顯示,過去七年高鐵跨越台七十八線處累積沈陷達五十五公分,跨越雲一五八線處則有四十八公分,雲林虎尾站預定地也有四十一公分,這段長約六公里路段是墩柱下陷最嚴重地區。

地層年沈陷速率也逾容許值

更重要的是,跨越處去年沈陷速率為六.五公分(容許值四公分 ),墩柱角度變化則達到一千五百分之一.○七六(警戒值一千五百分之一 ),均已超出警戒標準,引發安全疑慮。雲科大水資源及防災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溫志超警告,地層下陷速率持續,確實對高鐵行車安全形成威脅,若不積極因應,高鐵可能被迫停駛。

立委劉建國則強烈抨擊高鐵局與水利署罔顧高鐵乘客安全,要求立即說明危險性與應變措施,該停駛就停駛,安全不能打折扣。

高鐵發言人賈先德證實墩柱角度變化已達警戒值,但他指出,警戒值是提醒高鐵要注意或處理,目前僅需保持監測。沈陷值六‧五公分的地點,則不在基樁七十公尺範圍內,沒有安全疑慮。

他表示,墩柱角度變化的安全容許值是一千五百分之四.五,土木結構及軌道線型才會受到影響。目前軌道線型變化為千分之○.六七,尚未超出警戒值千分之一,還不需採取加裝墊片等補強措施,但希望政府能在不影響雲林農業、民生用水情況下,從國土保育角度儘速規劃、防治當地抽取地下水的問題。

高鐵:尚無危機 會保持監測

高鐵局也表示,墩柱角度變化如超過一千五百分之四.五,結構安全與軌道線型就更危險,前者會導致結構承受重量能力降低或龜裂,後者則直接影響行車安全,目前尚無此危機。

至於此次嚴重下陷六.五公分地區,經長期監測顯示,最早每年下陷十幾公分、前年為七.二公分,沈陷有減緩趨勢。

水利署則規劃以高鐵跨越台七十八線處上下左右各一.五公里範圍內,做為禁抽地下水示範區,目標是今年地下水井封井一千口,年抽水量減少五百萬噸,並提升地下水位,以舒緩地層下陷程度。

不過,雲林縣副縣長林源泉表示,在缺乏其他水源補充下,封井等同剝奪農民生存權;雲林縣議員蔡秋敏表示,高鐵雲林設站遲遲未決,卻要沿線農民配合安全進行封井是欺人太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