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批劇情「偽現實」 趙本山勃然大怒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4月14日訊】《羊城晚報》報導,前天(12日),趙本山在北京為自己的電視劇《鄉村愛情故事》召開研討會。一開場,趙本山不但挨個兒與到場的專家、學者、記者握手致謝,還姿態謙虛地向各位求教。趙本山一再要求與會者向他說真話,不留情面地批評,他說:「在公司,周圍的人天天都說好話,我今天就想聽『壞話』和真話。我永遠感謝讓我經受磨難的人和給我批評的人。」
  
不料,被趙本山的「誠懇」和「鼓勵」感動的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曾慶瑞教授直言「本山喜劇是偽現實」後,趙本山勃然大怒,怒斥曾教授的批評是「毒藥」,而他趙本山「要良藥不要毒藥」,憤然聲稱:「我敢說,農村生活在座的各位沒有比我更了解的,我是你們的老師!」令《鄉村愛情故事》研討會不歡而散。

教授歷數本山三宗罪
  
曾慶瑞教授給趙本山列出了「三宗罪」:

收視誤導──「本山先生被收視率帶來的鮮花、掌聲給弄迷糊了,被某些不負責任的言論、沒有原則的吹捧給誤導了。」
  
缺乏真實──「《鄉村愛情故事》展現了農民生活的很多場景、片斷,但缺乏歷史進程中本質的真實,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扁平化、不夠典型,沒有時代背景下共同群體的特徵。」
  
低級趣味──「真正的喜劇應當以現實社會中的矛盾為基礎生發出來,而非像《鄉村愛情故事》等劇所展現的那樣,放大人物的身體缺陷(如結巴)。這樣博得的笑聲缺少愛和悲憫的情懷。本山先生不缺乏技巧,但更重要的是要追求更高尚的境界和更博大的情懷。藝術家應當以追求高雅、崇高為目標和境界。」

趙本山:要良藥不要毒藥

面對教授的批評,趙本山回應說:「我從來都不是高雅的人,也從來沒裝過高雅,我也最恨那些自命不凡、認為自己有文化的、實際在誤人子弟的一批所謂教授。高雅是從民俗進化來的,沒有大俗就不會有大雅。」
  
他說,「我來是想找一服對我有好處的藥,別給我開一服吃了就死的。我想找一個好醫生,不是假醫生。我想吃良藥,不希望吃毒藥。」
  
「我敢說,農村生活在座的各位沒有比我更了解的,我是你們的老師。」

網民:不應拿農村開涮
  
趙本山和曾慶瑞教授之間的爭論在網上引起熱烈的討論。批評趙本山的聲音佔了多數, 有網民說:「我看了《鄉村愛情》幾集就不看了,導演好像實在是拿不出來東西了,就拿農村人開涮。凡是在農村生活過、了解農村的人,都會對故事內容的誇張過度有意見。難道說農村就是殘疾人、結巴子、有精神障礙的人的地方?全中國有幾個農村的人系領帶?從心裡牴觸這部電視劇。」
  
有的網民評論更為尖刻:「老趙的東西嚴格講不是藝術,而是以市場為導向的低俗搞笑產品。教授的藝術批評是對牛彈琴,得不到老趙的認同是可想而知的。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是藝術,源於生活低於生活是老趙。不要埋怨老趙沒有宰相肚子,要埋怨教授自己沒有眼光,把宰相府的一個小丑當成了宰相。」
    
也有網友評論說,趙本山這一對批評的假歡迎太精彩了,可以說再現了新中國六十年的專制術——1957年反右前,毛澤東就是這樣誠懇地動員知識份子幫助黨整風,待知識份子直言批評時,突然翻臉反右,將幾十萬人才戴右派高帽流放勞改。1979年,鄧小平高呼解放思想民主法治,卻將在「民主牆」上提意見者送進監獄;1989年,更是以坦克碾壓天安門請願解放思想的學生……趙本山自從1990年第一次上春晚後,除了1994年空缺,年年都在假大空的春晚毒液中浸泡,「近墨者黑」,早已從一個純樸農民藝人演變為了黑白兩道通吃的助紂為虐的土皇帝。
  
評論說,趙本山本想像中共組織假歡迎一樣召開《鄉村愛情故事》研討會騙取讚譽,不料有不識趣者要真批評,他只得暴露自己對於批評只是假歡迎,凶相畢露。這就正式宣告趙本山死了!——曾經帶給百姓歡笑的「小品王」趙本山,現在是有著私人飛機的專制幫兇「趙總」!「趙總」只會讓全國百姓莫大憤怒!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趙本山春晚小品為何只諷刺農民?
趙本山小品告訴你啥是沒尊嚴的生活
楊剛:趙本山演的是小品還是廣告?
清泉:由央視小品看中共的洗腦伎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