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筆記:對話的包裝

標籤:

【大紀元4月16日訊】「乜你唔擔心你屋企人咩?」、「你點解唔好好地做個有名嘅建築師,賺國家啲錢,而突然咁關心起人權,走咗去搞咩維權活動?」任何如果有關心中國大陸政治社會生態的讀者,都會對這兩句經典的國安/公安的問話絕不陌生。記者把它們用廣東話(原為英語)寫出來,是想地道的香港讀者有種傳神的感受。它們如實的出現在最近一場公開的「對話會」上。

會上對話的人物,原本是大陸的「異見藝術家」艾未未和建築大師阿肯鍚,可最後,對話的進行,卻出現在藝術家和隱約地代表著一種背景立場的現場觀眾間,成為一個被包裝的追問。

記者過去採訪一些國際論壇,不時都會有這樣的表面觀眾身份的參加者,以非常官方口徑的言論和語調,「介入」討論之中,這是此一工作組群的常務。由聯合國以至各國、國際組織職層、到跨國民間組織階梯、學生團體… 都充斥著這些中共正式或間接安插其間的國際關係的公關/公安;但如今回「建築設計家對話」座談會的暴露程度,則屬罕見。也許這就是香港既為屬土,又似乎行著另一種制度的曖昧身份使然。

英語會把這類的問題形容為 ‘blatantly discourteous’ (粗暴地無禮),在一個公開的中外記者雲集的場面,有人問:「乜你唔擔心你屋企人咩?」,這問題純粹只帶含了人的關懷?艾未未直截而認真的回道:我不會去理會,如果他們是我的家人,他們就會支持我。他比人們更老練於面對這種處境。

而聽畢第二個問題,老艾更是面色一沉,叫提問的人回去「做功課」,說自己由70年代從事藝術創作以來,已經關心和積極介入社會,不是甚麼「突然活躍起來」,更自嘲不是甚麼名建築設計師,被邀參與國家設計,只是這幾年的事。

很多人都批評說,也是因為艾未未自身的「背景」,容許他在大陸的政治環境中這樣行為,而他同樣是要懂得怎樣「踩」這條鋼線才能自保,他更無法保得住一個譚作人。有看艾的博客的讀者,都可感到他在大陸社會內,怎樣成為一種希望的示範動作。畢竟,最終是要每一個個別人自己從謊言中走出來,把握到真相,並退出這個極權的集體,才會如艾所說:那中國才有希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採訪筆記:當真言被截於門外
採訪筆記:尋找夾谷裏的悲歌
採訪筆記:譚作人的判罪是良知和恐懼的角力
採訪筆記:電腦科技衍生的扭曲世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