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人不再逃離家園

標籤:

【大紀元4月19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 4月 18日報導)國際移民組織說,在伊拉克的人不再為躲避暴力而逃離家園。國際移民組織的一份報告說,數十萬流離失所的伊拉克人已經返回原居住地。4年前,北部城市薩姆阿拉的阿斯卡利清真寺爆炸事件引發了大規模的逃難潮。

*返鄉原因*

國際移民組織說,促成許多伊拉克人返鄉有若干原因。有些人在調查中表示,他們感覺這個國家比較安全了。也有許多人說,他們被勸告回家享受較好的生活條件。

*返鄉者面臨貧困問題*

不過,這份報告發現那些回到原籍的人仍然面臨一些問題。國際移民組織發言人查烏奇說,其中一個問題與貧困有關。

他說:“留下的房子可能遭到毀壞,或者被其他流離失所的人佔據了。所以,這就有一個貧困問題需要面對,需要處理。回家的人們也面臨獲得食品和飲水的問題。他們還需要面對有質量的醫療保健或者送孩子上學等問題。”

*查烏奇:危機遠未結束*

不過,查烏奇指出,數百萬仍然漂泊的伊拉克人所面對的問題要糟糕的多。雖然基本上已經停止出現新的流離失所現象,但是他說,危機還遠未結束。

國際移民組織報告說,超過6萬2000個流離失所家庭或者37萬4千人返回了他們的原籍,其中多數人返回了巴格達地區。

國際移民組織指出,雖然這個數字令人印象深刻,但是2007年年中以來,將近280萬伊拉克人仍然在國內漂泊,其中有一半人是在2003年3月美國領導的攻打伊拉克行動之前流離失所的。

*最緊迫必需品*

查烏奇說,流離失所者們把工作、體面的住所和獲得食品、水、醫療保健和法律援助列為他們最緊迫的必需品。

他說:“比如住所,我們評估的人中有58%繼續住在未達到標準的出租屋內。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訪問的流離失所人群中有實際上不到1%的人住在帳篷營地。所以,流離失所人群中占壓倒多數的人繼續住在出租屋、公共建築、軍隊營房或者違章建築區內。那些地方的生活條件非常非常艱難。”

查烏奇說,流離失所的人們把帳篷營地視為最後選擇的去處。他說,他們發現在這些營地裡的條件太差,就千方百計避開這些地方,即使這意味著要住在達不到標準的庇護所裡也在所不惜。(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法官駁回警衛槍殺平民案 保全CEO讚揚
奧巴馬國情咨文  伊戰結束 美軍全數返鄉
伊拉克選舉日爆炸多人死但選民投票踴躍
新聞分析/大選旁觀者 美國角色質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