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選開戰 前途充滿變數

標籤:

【大紀元4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成英國綜合報導)英國首相布朗已經宣佈5月6日為大選日,英國迎來了自1992年以來競爭最激烈的一次大選。保守黨志在必得,工黨力圖留任,無法預料的前景又把自民黨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各個黨派都在積極地展開宣傳活動,希望能得到選民手中關鍵的一票。

大選主要爭論點

今年大選中的主要爭論點都是圍繞經濟、醫療、教育、移民、稅收等關係國計民生的問題展開。

有關是否立即開始減少政府開支的問題一直是工黨和保守黨之間爭論的焦點。工黨警告,保守黨的政策會威脅英國的經濟復甦,甚至可能導致英國再次陷入衰退,而且工黨認為增加國民保險後政府獲得的收入可以用來保護公共服務,比如醫療和教育,如果不增加國民保險,這些服務都要受到影響,這兩者不可兼得。保守黨則稱是工黨對所有工作的人和所有的僱主增加收稅的政策將威脅經濟復甦,他們的計劃得到英國商界的支持。自民黨則稱工黨和保守黨都試圖阻止英國政壇的改革,他們才能給選民帶來真正的改變。

經濟永遠是大選的主題,但是此次大選的不同在於,各黨派討論的不是給選民什麼樣的好處,而是改談減少政府開支、增加稅收的規模和結果。能夠讓選民相信自己的政策在刺激經濟的同時可以減少赤字、又不會損害前沿服務的政黨才會是贏家。

有關學校和醫院等前沿服務的話題也將是大選的重點。各黨在有關移民、國防、歐盟等問題上也都存在分歧,這些分歧也會影響選民投票的傾向。

創造歷史的大選

今年的大選注定將成為創造歷史的大選。保守黨如果當選,卡梅倫將成為自1812年以來英國最年輕的首相,也將成為30年來第一位把工黨趕下台的保守黨首相。上一次是在1979年,撒切爾夫人當選。1997年大選中,保守黨慘敗,僅得到165個席位,而工黨多達419個。

已經在任13年的工黨,如果能夠奪得四連任,將充分證明布朗本人在選民中的聲望,因為英國剛剛經歷了二戰後最大的經濟衰退,而且他是從布萊爾手中接過權力,沒有經過民選,還不時地面對來自內部的「政變」。

工黨在當政的十餘年間一直宣傳自己是在採取投資的政策,在英國各個公共服務部門增加投入,但是這次他們將不得不討論如何省錢。而且在面對部份選民迫切需要變革的呼聲時,布朗還要考慮工黨作為已經在任十餘年的政黨,提出的改變的內容是不是在選民眼中真的有所改變。當然布朗也有他的優點,他比起卡梅倫有經驗、經歷的更多更廣。

卡梅倫也面臨艱難的工作。他在擔任保守黨領袖的幾年裡,有些政策含糊不清。他顯然需要在未來的一個月裡把這些向選民解釋清楚。而且他本人上流社會的出身似乎可能會影響保守黨在英格蘭北部贏得更多的選票。與布朗相比,他沒經歷過人生的坎坷,可謂仕途順利。他還努力改變形象,有時會放棄名牌西服,改穿比較隨便而且便宜的服裝。

大選變數

英國目前有選舉權的公民人數超過4500萬。在下議院贏得超過半數席位的政黨成為執政黨,也就是至少326個席位。如果沒有任何黨派獲得超過半數席位,那將出現一個沒有多數派的議會。在這種情況下,贏得票數最多的政黨的領袖有可能會成為首相,也有可能另外兩個席位相加超過半數的黨派結成聯盟。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自民黨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而當政的無論是保守黨還是工黨,政權可能都不十分穩定,為了穩固政權,執政的首相很有可能在年內舉行第二次大選。

英國今年大選與往年不同之處還在於今年除了蘇格蘭之外,所有地區的選區界限都重新劃定。英格蘭533個選區中有478個,威爾士40個選區中有22個和北愛全部18個選區都重新確定界限。議會席位也比過去增加了四個。

今年大選還出現英國史上首次電視直播的政黨領袖辯論。選舉日前的這三次辯論也將對選舉結果產生極大的影響。領袖們面對現場觀眾提問的回答將直接影響電視觀眾對他的看法。

在大選日之前,英國國家統計局還將公佈今年第一季度英國國民生產總值的情況,英國經濟在這一季度是漲是跌也將對大選產生影響。

選前的多次民調結果也顯示了此次大選的不確定性。英國幾家媒體委託不同的調查公司做的民意調查結果有的顯示保守黨領先工黨超過十個百分點,有的顯示兩黨間的差距僅為兩個百分點。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保守黨領袖:沒有多數派的議會有損於英國
英國首相布朗將宣佈5月6日舉行大選
英國大選訂5月6日投票  經濟成關鍵
英國大選在即 首相謁見女王 要求解散國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