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下「毛毛雨」 一天「掉毛」60噸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4月9日訊】南京8日颳起一場六級大風,讓市民再次接受了法桐「毛毛雨」的洗禮。在南京「毛毛雨」每年會暴發兩次,一次是3月底至4月份的芽衣絮飛揚,一次是5月份開始的果毛絮飛揚,這兩次「毛毛雨」一直要持續到六月份才結束。而最近,南京全市每天掃除梧桐樹毛毛將近60噸,市民為此是苦不堪言。

毛毛雨老惹禍 環衛工得皮膚病

據《揚子晚報》報導,在南京進香河路與學府路的交叉口只有4棵法桐,卻讓環衛工丁師傅吃盡了苦頭。到昨天上午10點,丁師傅記得來回清掃了4遍,到下午四點他已經記不得清掃的次數了。「一桶垃圾有一百多斤,一天下來能掃十幾桶呢!」說話的工夫,丁師傅用手壓實垃圾箱頂層的果毛,「風一吹,果毛就吹散了,又得重新掃。」

因為頻頻接受「毛毛雨」的洗禮,丁師傅的老婆得了皮膚病。「這條路本來是我老婆掃的,她繫緊領口、戴上圍巾還是讓果毛扎得皮膚過敏,渾身起疹子,我就跟她換崗了。」丁師傅自稱皮厚,不怕扎,可飛絮冷不丁地刮到眼睛裡、脖子裡,也讓他挺難受。

作為南京主要的行道樹,法桐分佈在長江路、北京東路、中央路、漢中路等南京主要的景觀路上。「南京有15萬棵法桐,四五月份正是毛毛的高發期,南京每天要掃除果毛近60噸,佔到了南京日產垃圾總量的近1/60。」


「毛毛雨」中,眯眼、歪頭、抿嘴騎車真是痛苦。(網路圖片)


鹿眼鏡、口罩、雨傘,能擋住「毛毛雨」的都用上了。(網路圖片)

街頭「法桐」都是冒牌貨

其實,南京街頭市民眼中的「法桐」並不是正宗的「法國貨」,如果都是真的法桐,那更慘了,南京的「毛毛雨」會比現在大好幾倍。

南京中山植物園研究員蔡劍華表示,現在南京街頭多見的「法國梧桐」(又名法國懸鈴木),其實大部分是「英國梧桐」(又名英國懸鈴木),少量的主次幹道兩旁、南大校園、中山陵等地區,還有零星的「美國梧桐」(美國懸鈴木),而正宗的「法國梧桐」(法國懸鈴木),基本已經銷聲匿跡。

園林專家對抗30年 毛毛雨繼續飄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南京嘗試用「打針法」醫治法桐「毛毛」。當時使用的是一種叫「乙唏利」的生長激素,希望其能在法桐果球成熟的時候,將果球直接催熟落地,後因實施效果不突出而放棄。

1996年開始,南京每年都對一千多株法桐樹進行嫁接,將培育後的無果品種的枝條嫁接上去。但這種方法只適合「年輕」的法桐樹,且無法根除「毛毛」。而且老樹經不起這種折騰,主幹道上很多法桐無法嫁接。

2005年,南京嘗試用高壓水槍沖掉法桐樹上毬果中的「毛毛」,整體效果不佳。很多「毛毛」無法被衝落地面,水分揮發後繼續飄飛。

2006年,南京開始研究「化學方法」,通過藥物讓法桐樹果實提前脫落或者整體脫落,但該技術還未成熟。

就這樣,南京的園林專家和一直讓南京人引以為傲的法桐對抗了三十年,但是成果有限。

多想想法桐的好

雖然「果毛」確實也給人帶來過敏反應等不利影響,但南京有關專家認為,法桐作為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它的生長、繁育都是自然規律所決定的,「開花結果」是它繁衍後代的天性。當然,各類事物皆「利弊互生」,關鍵是要看利大或還是弊大。他認為,人們在享受梧桐樹淨化空氣和遮陰之利的同時,也要承受其弊。畢竟,與長達整整一夏天的遮陰「功勞」相比,法桐下幾天「毛毛雨」的「罪過」,是應該被寬容的。

近日,南京市旅遊園林局總工程師陳雷呼籲人們多想想法桐的好。他說,法桐飛絮也就1個月,而各種「醫治」方法都容易使大樹受到傷害,加速樹的老化。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土城桐花探春  寧靜禪寺顯莊嚴
南投四月雪…戀戀桐花祭10日登場
又見四月雪 古坑油桐花來相約
八卦山油桐花開 彰139下四月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