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下“毛毛雨” 一天“掉毛”60吨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4月9日讯】南京8日刮起一场六级大风,让市民再次接受了法桐“毛毛雨”的洗礼。在南京“毛毛雨”每年会暴发两次,一次是3月底至4月份的芽衣絮飞扬,一次是5月份开始的果毛絮飞扬,这两次“毛毛雨”一直要持续到六月份才结束。而最近,南京全市每天扫除梧桐树毛毛将近60吨,市民为此是苦不堪言。

毛毛雨老惹祸 环卫工得皮肤病

据《扬子晚报》报导,在南京进香河路与学府路的交叉口只有4棵法桐,却让环卫工丁师傅吃尽了苦头。到昨天上午10点,丁师傅记得来回清扫了4遍,到下午四点他已经记不得清扫的次数了。“一桶垃圾有一百多斤,一天下来能扫十几桶呢!”说话的工夫,丁师傅用手压实垃圾箱顶层的果毛,“风一吹,果毛就吹散了,又得重新扫。”

因为频频接受“毛毛雨”的洗礼,丁师傅的老婆得了皮肤病。“这条路本来是我老婆扫的,她系紧领口、戴上围巾还是让果毛扎得皮肤过敏,浑身起疹子,我就跟她换岗了。”丁师傅自称皮厚,不怕扎,可飞絮冷不丁地刮到眼睛里、脖子里,也让他挺难受。

作为南京主要的行道树,法桐分布在长江路、北京东路、中央路、汉中路等南京主要的景观路上。“南京有15万棵法桐,四五月份正是毛毛的高发期,南京每天要扫除果毛近60吨,占到了南京日产垃圾总量的近1/60。”


“毛毛雨”中,眯眼、歪头、抿嘴骑车真是痛苦。(网路图片)


鹿眼镜、口罩、雨伞,能挡住“毛毛雨”的都用上了。(网路图片)

街头“法桐”都是冒牌货

其实,南京街头市民眼中的“法桐”并不是正宗的“法国货”,如果都是真的法桐,那更惨了,南京的“毛毛雨”会比现在大好几倍。

南京中山植物园研究员蔡剑华表示,现在南京街头多见的“法国梧桐”(又名法国悬铃木),其实大部分是“英国梧桐”(又名英国悬铃木),少量的主次干道两旁、南大校园、中山陵等地区,还有零星的“美国梧桐”(美国悬铃木),而正宗的“法国梧桐”(法国悬铃木),基本已经销声匿迹。

园林专家对抗30年 毛毛雨继续飘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南京尝试用“打针法”医治法桐“毛毛”。当时使用的是一种叫“乙唏利”的生长激素,希望其能在法桐果球成熟的时候,将果球直接催熟落地,后因实施效果不突出而放弃。

1996年开始,南京每年都对一千多株法桐树进行嫁接,将培育后的无果品种的枝条嫁接上去。但这种方法只适合“年轻”的法桐树,且无法根除“毛毛”。而且老树经不起这种折腾,主干道上很多法桐无法嫁接。

2005年,南京尝试用高压水枪冲掉法桐树上球果中的“毛毛”,整体效果不佳。很多“毛毛”无法被冲落地面,水分挥发后继续飘飞。

2006年,南京开始研究“化学方法”,通过药物让法桐树果实提前脱落或者整体脱落,但该技术还未成熟。

就这样,南京的园林专家和一直让南京人引以为傲的法桐对抗了三十年,但是成果有限。

多想想法桐的好

虽然“果毛”确实也给人带来过敏反应等不利影响,但南京有关专家认为,法桐作为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它的生长、繁育都是自然规律所决定的,“开花结果”是它繁衍后代的天性。当然,各类事物皆“利弊互生”,关键是要看利大或还是弊大。他认为,人们在享受梧桐树净化空气和遮阴之利的同时,也要承受其弊。毕竟,与长达整整一夏天的遮阴“功劳”相比,法桐下几天“毛毛雨”的“罪过”,是应该被宽容的。

近日,南京市旅游园林局总工程师陈雷呼吁人们多想想法桐的好。他说,法桐飞絮也就1个月,而各种“医治”方法都容易使大树受到伤害,加速树的老化。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土城桐花探春  宁静禅寺显庄严
南投四月雪…恋恋桐花祭10日登场
又见四月雪 古坑油桐花来相约
八卦山油桐花开 彰139下四月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