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強震 恐二十萬人罹難

標籤:

文 ◎ 辛曉翩  圖 ◎ AFP

於加勒比海的海地共和國,一月十二日下午四時五十三分發生芮氏七級強烈地震。首都太子港幾乎被摧毀,包括總統府、聯合國駐海地維和部隊總部、醫院、教堂等多棟建築物嚴重受創,次日太子港屍橫遍地。十六日,海地的內政部長保羅.班納美(Paul
Antoine Bien-Aime)表示,罹難人數恐逼近二十萬。

海地是美洲最貧窮的國家,規模七點零的地震來襲時,離震央不遠的首都太子港沒有任何角落免於災情。太子港首都人口擁擠,每次餘震發生時,民眾就在尖叫聲中驚慌地逃到馬路上。罹難者的遺體或陳屍在首都太子港的街道上,或壓在斷垣殘壁之下。在地震發生過後好幾個小時,首都仍瀰漫著房屋倒塌形成的水泥煙塵。

聯合國總部所在的五層樓大樓,如今夷為平地,許多人員下落不明,包括聯合國駐海地維和特派團指揮官阿納比(Hedi Annabi),強震襲擊時他還在總部內。二零零四年海地發生暴動,當時的總統被趕下台。此後聯合國前後共有九千多名維和士兵駐派海地。

中國大陸派駐海地的維和部隊成員,有八人被掩埋而罹難,另有十多人失蹤。

台灣駐海地大使館也受創,大使徐勉生在被掩埋六小時後獲救,但台灣駐海地海外工程公司人員的女兒不幸罹難,另有一名台商失聯。

USGS地球物理學家波特(Susan Potter)說,海地前一次發生如此強烈的地震是在一八九七年,可能甚至要追溯到一七七零年。

一位國際紅十字會主管表示,海地大地震發生後,初步估計約有三百萬人需要緊急援助。世界各地救援團體和政府,緊急運送大量援助物資前往加勒比海的這個貧窮國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