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市.八卦山

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51
標籤:

八卦山位於彰化市東側,八卦山大佛是彰化著名的地標,也是台灣老牌的風景名勝之一。省道縱貫線(台一線)就從八卦山的山腳下經過,在中山高速公路未興建以前,南來北往的旅遊,都走縱貫線,路經彰化市,八卦山大佛是必然停車的景點,好讓遊客一睹這座東南亞最大的佛像。

我小時候也曾來過八卦山遊覽,但已記不起當時幾歲,猜想應該將近四十年,歲月已遠,所以才會記憶如此模糊。這次彰化市旅遊,除了看古蹟,也來遊八卦山大佛,一則重溫兒時舊夢,二則也讓我家小東看看大佛,開開眼界,他的年紀小,對古蹟興趣缺缺,恐怕看過即忘,但或許大佛龐大的體積,應會較有興趣,且在記憶中停留較久。

以前對於八卦山的歷史渾然不知,只知有座大佛,後來讀史才略知它的過往滄桑。這次想重訪八卦山,其實主要並非為了看大佛,而是想登八卦山親自感受在這裡發生過的歷史往事。


彰化城東門舊門(已拆除)

彰化古稱「半線」,原為平埔「半線社」的居住地。雍正元年(1723年),台灣府增設「彰化縣」。彰化,有「彰顯王化」之意。彰化縣治就位於八卦山的山腳下,八卦山居高臨下,可監控全城,自古便是防禦彰化城的重要軍事據點。

八卦山,初名「望寮山」。雍正10年(1732年),大甲社番起兵造反,台灣府出兵平亂,事後台灣兵備道巡道倪象愷在八卦山的山頂建立「鎮番亭」,以紀念這次戰功,而將這座山改名為「定軍山」。

「八卦山」出現於清代文獻,是乾隆51年(1786年)之後的事。民間傳說,八卦山的由來,與「林爽文事件」有關。天地會是清代風行於台灣行的祕密結社,以彰化為活動的大本營。天地,就是八卦的乾坤二卦,因此天地會又別稱「八卦會」。林爽文是「天地會」的領袖之一。

乾隆51年(1786年),林爽文率天地會會眾起事,佔領八卦山,攻陷彰化城,殺知府孫景燧以下文武官員數十人,全台各地紛紛響應,當時幾只剩台南府城、諸羅城(嘉義)、鹿港幾座孤城,全台幾乎全部淪陷。後來清廷派遣陝甘總督福康安為大將軍,率精兵近萬人渡海支援,於鹿港登陸。林爽文率部眾在八卦山與清軍展開激戰,被清軍擊潰,從此局勢逆轉,而終於失敗。

相傳天地會佔領定軍山後,稱此山為「八卦山」,鎮番亭改名為「八卦亭」。這些山名的稱呼,是同時並存的,清代文獻記載著:「望寮山,一名定軍山,一名八卦山」。


從八卦山眺望彰化市區

林爽文事件平定之後,清廷有感於八卦山防禦彰化城的重要性,而在山上構築防禦工事。

嘉慶16年(1811年),知縣楊桂森改建彰城為磚牆結構,以強化縣城的城垣防禦能力,並在八卦山頂,建立一座磚造的軍寨,配置砲台及城樓,名為「定軍山寨」。此處可俯瞰彰化城,視野遠及台灣海峽,景色秀麗,「定寨望洋」因而成為彰化八景之一。

同治元年(1862年),戴潮春結合天地會起事,攻下八卦山的定軍寨,砲轟彰化城,二日後縣城淪陷。臺灣兵備道孔昭慈自殺,其餘大小官員也遭殺害。這次的事件,使台灣中部紛擾三、四年,直到1865年才告平定。

八卦山最後一次激烈戰事是1895年的「乙未戰爭」。清廷因甲午戰爭失敗,割讓台灣給日本,台灣軍民不願淪為異族統治,於是宣布獨立,成立「台灣民主國」,以「黃虎旗」為國旗,各地民眾紛紛組抗日義勇軍,與日軍作戰,而其中最激烈的一場戰役就發生在八卦山。吳彭年所率領的黑旗軍與各地民眾組成的義軍聯合駐守八卦山,日軍渡過大肚溪,圍攻八卦山,經過三天血戰,李士炳、湯仁貴、吳湯興、吳彭年等人相繼戰死,寫下了可歌可泣的歷史一頁。

出身彰化,「台灣新文學之父」的賴和,曾寫詩句:「黑旗風捲卦山巔,善戰才堪當一邊。留有當年遺老在,男兒猶共話彭年。」以歌詠吳彭年在八卦山戰役的英烈事蹟。賴和讀《台灣通史》時,也感慨寫出這首詠史詩:
「旗中黃虎尚如生,國建共和怎不成?天與台灣原獨立,我疑記載欠分明。」


從八卦山眺望彰化市區。

環形觀景平台下方廊道有彰化古今文人詩句。

——————————————————————————–


八卦山大佛(建於1961年)

八卦山之役,日軍山根少將戰歿,民間也相傳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在此役中受傷,至台南時因傷重而身亡。日本領有台灣之後,拆除了八卦山的定軍寨,在原址豎立一座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碑。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拆除了這座紀念碑。

民國45年(1956年),彰化縣政府為發展觀光,闢建八卦山為風景區,而決定仿日本奈良大佛,在八卦山建造一座大佛,這座釋迦牟尼佛採趺坐蓮花台,高七丈二,肩闊十三尺,胸圍四十四尺。

民國五十年(1961年)五月,大佛完工,成為東南亞最大的佛像。大佛的位置,就在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碑的遺址。八卦山大佛已被列為彰化縣歷史建築。

大佛前的廣場前緣,設有高架的環形棧道。站在這裡,彰化市區就在山腳下,一覽無遺,更能體會八卦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佔領八卦山,就幾乎控制了彰化市,也難怪這裡會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今天的八卦山風景區之行,僅參觀大佛而已,揹著小東進入大佛內部,爬上各層簡略參觀佛陀事蹟的雕像而已。附近相關的古蹟及大佛區以外的八卦山遊憩景點,如乙未紀念公園、文學步道、生態步道等,都因天氣悶熱,考慮孩子的因素而未參觀。只順道繞去八卦山遊客中心參觀,索取一些旅行資料,就返回台中去接女兒了。

彰化城設治至今已超過280年,市區內頗多歷史古蹟,而且多集中於彰化古城的範圍內。雖然事前已蒐集資料,不過因時間匆促,參觀古蹟時,又在孔廟久留,只能利用空檔匆匆參觀孔廟附近幾處古蹟而已。由於擔心老婆及小東等待過久,我連走帶跑地參觀古蹟,不禁嘲笑自己比起走馬看花的觀光團遊客都還不如,每一景點只匆匆拍照,然後趕赴下個景點,浮光掠影而已。

這次來彰化旅遊,遺珠之憾,就是鹿港了。所以割愛鹿港,是有自知之明。這種酷熱的天氣,若要遊遍鹿港古蹟,恐怕小東非中暑不可,而又不能棄老婆孩子於不顧;不如將鹿港留待下次獨行時,再好好走遍大街小巷。


八卦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碑(今大佛位置)。

八卦山大佛,完工於民國50年(1961)5月。

——————————————————————————–
旅遊日期:2008.07.12(寫於2008.07.22)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http://www.tonyhuang.idv.tw/ @


八卦山大佛。

八卦山大佛。


八卦山俯瞰彰化市,山腳下為彰化公學校(今中山國小)(1927年)。


日據時代原第二幼稚園(白沙書院舊址)

開化寺(縣定古蹟),建於1724年(雍正2年)。


威惠廟(二級古蹟),創立於1733年(雍正11年)。

威惠廟,祀奉開漳聖王,彰州人的守護神。


定光古佛寺,創立於1761年(乾隆26年)。

彰化市公會堂,創立於1933年(昭和8年)。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2010美國MBA名校申請指南(5)
台中市.台中公園.砲台山
澳洲反對黨反對向礦業公司新增稅收
台中市.台中州廳.台中市役所.新盛橋.台中火車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