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強硬制裁北韓 國際合作須到位

標籤:

【大紀元5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22日專電)一家南韓媒體認為,北韓魚雷擊沉南韓天安艦的調查結果公佈後,南韓正研擬強硬對應措施,但朝鮮半島周邊列強的支援尚未到位,南韓「堅決對應」的內容及強度必有其局限性。

南韓「朝鮮日報」今天報導,雖然南韓政府強調,將對北韓採取堅決對應的措施,但政府高層官員卻明言,「除直接打擊等軍事報復以外,正在就一切措施進行研究。」這句話正表明,南韓「絕對不會針對北韓潛艇基地琵琶岬進行猶如外科手術般精準打擊」的軍事措施。

南韓政府的堅決對應,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即透過武力示威等方式對北韓實施軍事威脅,或利用經濟制裁措施,切斷其外匯收入來源。但有人指出,南韓政府的對應到底會有多「堅決」,則取決於國際社會的合作程度。

報導指出,作為軍事對應措施,首先要考慮以韓美同盟為基礎,加強聯合軍事演習並提高警戒態勢。據悉,韓美兩國實際上已同意將原定今秋舉行的韓美聯合對付潛艇演習提前到下個月實施。這項演習將投入核動力航空母艦、神盾驅逐艦等美國海軍第7艦隊大批戰鬥力。有關方面正在考慮,屆時進行魚雷發射訓練等武力示威,這實際上接近海上封鎖的水平。

此外,南韓國防部還在考慮恢復對北韓心戰喊話、禁止北韓船隻通過濟州海峽、一旦侵犯黃海北方限界線(NLL)時直接進行攻擊射擊(以代替警告射擊)等方案。

分析家認為,考慮到中國等周邊國家的立場,不太可能採取打擊北韓潛艇基地等直接軍事措施。

南韓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最終想要給北韓造成實質性的損失,切斷經濟來源才是最有效的方法。因此,也有人提出,要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採取進一步的制裁措施,這可能是南韓可以採取的最強有力的措施之1。目前正在履行安理會第1874號決議,如果在此基礎上實施進一步的制裁,北韓的經濟將進一步被孤立,金正日政府也將會加倍痛苦。

南韓政府還有獨自切斷北韓收入來源的方法。據悉,目前統一部正在考慮全面中斷除開城工業園區以外所有的南北韓經濟合作,並縮小對北韓貿易及委託加工項目規模。如果這些項目叫停,北韓每年將蒙受約2億美元的損失。但開城工業園區的關閉,關係到留在當地的南韓國民的人身安全,因此,南韓政府在這一問題上比較慎重。

報導指出,據悉,青瓦台正在從各部會正研究的各種對應策略中,選擇可行的方案,列入預定下週內李明博總統即發表的「對國民談話」的內容。但由於其中能夠讓北韓感到「痛苦」的措施大多需要美國、中國等朝鮮半島周邊列強與國際社會的協助,因此,分析家認為,在這段時間裡,南韓政府所強調的「堅決對應」的內容及強度,必然會有它的局限性。

相關新聞
天安艦事件 美警告北韓將受懲罰
天安艦究責 美國務院避談是否屬戰爭行為
南北韓強硬對決 關鍵時刻現「盟友」
李明博譴責北韓違反停戰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