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化療 癌症病人減負擔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5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潘璟橋香港報道)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表示,目前癌症病人,主要使用俗稱「吊針」的滴注化療藥物,會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建議推行家居化療,改善癌症病人生活質素,及減輕醫療負擔。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指本港癌症患者人數持續上升,去年有12,800多宗因惡性腫瘤死亡個案,較01年增加一成三,導致醫療服務的需求亦相應增加。患者需定期持續往返醫院接受治療,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更帶來大量非直接支出如家人陪伴患者往返醫院的費用,以至額外醫護人手、床位等直接醫療支出。

副會長崔俊明舉例,大腸癌患者需要定期往返醫院接受治療,常用的腸癌傳統淌注化療組合,患者每 4 周便要連續 5 天到醫院接受化療 ,或是每 2周住院 2 晚接受治療。平均每6個月要留院574小時接受吊針治療,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另外,需要額外醫護人手及床位等支出,並倚賴醫護人員的協助。他建議病人使用口服化療藥,代替吊針,但提醒病人選擇藥物時,必須留意藥物的安全性和藥效。
學會表示外國近年大力推廣家居癌症治療,除減輕對醫院醫療服務的需求外,更可讓病人在舒適環境下接受治療,讓病人直接參與治療,對醫療體系及病人均帶來益處。

崔俊明引述一項由英國國家健康服務屬下機構與 Heolthcore at Home 共同在 2006 年間 2008 年進行的研究 ,了解家居癌症治療效果的研究顯示:90%受訪癌症患者認為家居癌症治療魅力較醫院少;75% 表示家居癌症治療對他們的家庭及社交活動影響較少:20% 表示因進出醫院而擔心受感染。

紓緩醫療服務 減出錯風險

此外,面對龐大醫療需求,本港近年已開展為糖尿病人而設的社區治療計劃,崔俊明指:本港癌症患者人數不斷增加,若能推行家居癌症治療,可紓緩對醫院醫療服務的需求,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如減省藥劑部調配藥物及護士安排打針等工作,從而減低出錯風險。

而且,患者接受家居癌症治療,更可騰出床位予其他有需要的病人使用,善用醫療資源;對患者來說,最重要是可以讓他們直接參與治療,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維持原有生活。要減輕醫療體系負擔,同時給患者接受更好的治療。

崔俊明建議,可先由病人自行服用的口服化療藥入手。以又目前可同時用以醫治腸癌、乳癌及胃癌的新一代口服化療藥物「卡培他濱」為例,服用「卡培他濱」的患者只需自行於家中服藥,患者直接參與整個治療,亦不會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大大減少患者對治療的抗拒,亦令患者可主動參與治療,自己日常生活安排,對治療更有信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人蔬果量不足  難吃得健康
半夜突開燈  免疫力降低
5月22日新唐人健康博覽會
卑詩省與日本製藥廠合作治療癌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