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資增長計劃 廉價勞動市場不再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5月31日訊】自由時報編譯盧永山/特稿

中國基層勞工最低工資過低,收入不均日益嚴重,成為社會不穩定的因子,最近中國官方喉舌紛紛以此製作專題報導,如七省試辦最低工資與物價連動機制,中國中央電視台也報導,中國在第十二個五年計畫可能推出工資增長政策,顯示未來中國最低工資將持續上漲,廉價勞動力的時代確定一去不復返。

最低工資小揚 關鍵在加班

十年來中國經濟強勁成長,企業獲利大幅增加,平均工資也水漲船高,但這多半是勞工努力加班所得,最低工資變化並不大,也跟不上經濟成長和企業獲利速度。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1999年中國每月平均工資為人民幣六九六元,2008年為人民幣二四三六元,增加二.五倍,年平均增幅達十四%,超過平均GDP增幅九.六%。

中國是在2004年開始實施「最低工資規定」。以廣東省中山市為例,2005年最低工資為人民幣五七四元,今年5月調高為人民幣九二○元,五年漲幅約為六十%。廣州市2005年最低工資為人民幣六八四元,今年5月調高為人民幣一一○○元,五年漲幅約六十一%。

中國最低工資調幅遠低於平均工資增幅,顯示勞工多半是靠努力加班來增加收入,加班的收入有時占總收入的一半,珠江三角洲普遍存在超時加班的情況,對勞工身心造成嚴重負擔,這是富士康員工跳樓自殺的遠因。

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所長劉開明表示,世界銀行資料顯示,中國四口之家維持生活水準的每月平均費用是人民幣一六八五元,按照這個標準,珠江三角洲勞工每週平均得工作六十六個小時,每個月得加班一二○個小時,才能拿到人民幣一六八五元。

收入不均惡化 成社會隱憂

在此同時,中國收入不均的現象也日益嚴重。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資料,中國勞工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中,證券業年平均工資為人民幣十七.二一萬元,為全國平均工資的六倍,其他金融業為人民幣八.七七萬元,航空業為人民幣七.五八萬元。

中國從一九八○年代改革開放以來,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基尼係數由○.二八增至2007年的○.四八,最近兩年實際上已超過○.五。根據國際標準,基尼係數超過○.四,代表財富集中於少數人,社會處於可能發生動亂的危險狀態。

為了避免收入不均惡化,成為危及中國社會穩定的因子,今年以來中國超過十個省市調高最低工資,多個省市將跟進。山東、江蘇和浙江等七省,將試辦最低工資與物價連動機制,意味這些省的最低工資將不再是一年一調,而是隨物價漲落頻繁地調整。

而根據中國中央電視台報導,中國共產黨可能在第十二個五年計畫推出工資增長政策,將有三大目標:合理調漲最低工資標準、讓勞資協商和談判機制轉動、工人的工資必須與企業利潤掛勾。

上述跡象顯示,未來中國最低工資將持續上漲,廉價勞動力的時代確定一去不復返,對廣大台商和外資企業將是不可忽視的衝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經濟藏黑洞 退場談何容易
中國普通職工收入偏低
解決缺工 廣東上調最低工資2成
中國爆缺工潮 「一胎化」面臨存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