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中子消失之謎揭曉 影響宇宙認知

人氣 17
標籤:

【大紀元6月1日報導】(中央社巴黎1日法新電)歐洲科學家今天宣布,可能已解開微中子(neutrinos)的消失之謎,這是分子物理學次粒子宇宙中的歷史謎題之一。

科學家指出,如果在接下來的實驗中獲得證實,結果將挑戰所謂物理學「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的核心概念,也可能對了解宇宙物質產生重大影響。

物理學家數十年來的觀察發現,從太陽射至地球的微中子,比標準模型所預測的少。微中子是電中性的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飛行。

這代表以下兩種可能之一:標準模型有誤,或微中子射程沿途發生某種情況。

實際上科學家觀察到至少1種稱為緲微子(muon-neutrino)的粒子消失。一項據此提出的假設主張,這種小型粒子會改變形狀,轉換成看不見的新型態,並在1969年獲得諾貝爾獎。

現在義大利國家核子物理研究所首度觀察到,緲微子在「微中子振盪」(neutrino oscillation)過程中,變成另一種稱作「陶子」(tau)的粒子。

現在普遍接受的標準模式中,微中子不能有質量,但新的實驗證明它確實有。

這顯示,其他尚未觀察到的微中子類型確實存在,這些粒子有助釐清黑暗物質(Dark Matter)的性質。據信宇宙有25%由黑暗物質構成。

OPERA實驗發言人兼研究員艾瑞迪塔多(AntonioErediatato)指出:「一個能解釋微中子為何這麼微小卻不消失的模型,將對我們了解宇宙產生深遠影響,包括宇宙的過去、演化及最終死亡的方式。」(譯者:中央社林仟懿)

相關新聞
美宇航局 首張從火星軌道看地球月亮照
美宇航局發佈黑洞太空照 宇宙的裂縫!
超大質量星系發現 或為13萬億個太陽重
哈勃望遠鏡拍到恆星吞沒行星奇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