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67億老人 一半孤獨終老

人氣 21
標籤:

【大紀元6月18日訊】中國的第一代獨生子女也已步入中年,4個老人、2個中年人和1個小孩的家庭格局已經形成,中國正在步入老年社會。而獨生子女又往往無力兼顧事業和多位老人。據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現在有1.67億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人,其中有一半是無子女或子女不在身邊、獨自生活的「空巢老人」。而這些空巢老人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心靈孤獨。

孤獨的老人

北京朝陽區水碓子小區,60多歲的張大爺每天都去坐公共汽車,從始發站一直坐到最末一站,再坐回來,以此排解寂寞。而70多歲的史阿姨則每天和老伴分頭在小區裡散步;坐在小公園裡,望著滿園景色發呆,不到吃飯、睡覺時間不想回家。

一位長沙網友說,他家附近有一個老人,沒事天天挑水澆土豆,以此來打發時間,結果把土豆淹死了,還有一老人用打柴打發時間,家裏的柴都堆了兩屋子了。

農村老人更可憐

而相對於城市裡的老人來說,農村裡的老人們處境更為艱難,一位叫「豪花盛開」的網友說,城市空巢老人還可以坐公交、逛公園消磨時間,農村裡的空巢老人,很多就帶最起碼的溫飽都沒有辦法解決。溫州市網友「沙漠海」說:「城鎮的老人大部份還有退休金,生活方面應該還過的去。而農村老人沒有錢,兒女也被迫要去外面打工,老人是沒錢又沒人陪,更是孤獨。」

另一位湖南網友「老K」說:「1.67億60歲以上的老人農村佔多少?在農村現在70歲80歲都得自已勞動維持生計,有兒女的到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就跟著兒女吃,政府沒有分文的養老,有些無兒女的或兒女不孝的生活不如乞丐。」

無力的兒女

面對老人的孤獨,很多做兒女表示無奈,要想讓父母同住,就得有套大一點的房子,現在房價這麼高,對於一般的工薪階層來說都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才能夠實現夢想。更兼工作壓力重,山東網友「孫岱仲」質疑,如果父母生病住院,大家能有幾天時間陪陪她。

秦皇島網友「靜靜的生活」說:「我是農村出來的,家裏就我一個獨生子,我還在外地,希望以後在房子貸款方面能有些優惠,要不真的買不起,只能是以後回家照顧父母了,我現在就是這麼想的。」

除了居住問題之外,還有其它的諸多問題,比如大連網友「晶光普照」說:「子女也想和父母在一起,可是子女好不容易在外地找到工作,再說在父母身邊工作也不是很好找。那麼父母來投靠子女,可是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又把他們限制在當地。為什麼都是中國人,就必須被限制在一塊土地上。」

網友「平雪小子」說:「現在老人和孩子住一起可能性很小,房子是個大問題。特別是老人不能自理後,兩個老人都在世時相互照應。剩下一個時,如跟著小孩找保母房子住不下,不找保母吧都要工作又沒有時間照看,孩子們只有把老人送到了養老院。我看周圍的都是這樣做的。」

但養老院也同樣讓子女們不放心,廣西網友「江水蘭」說:「現在的養老院多半唯利是圖實在去不得,老人太難了,,,,,」

網友感悟沉默說,老年辦也沒有為老年人們提供什麼,「話別說那好聽喲,老年辦為老年人提供什麼啦?為農村老年人做什麼啦?有幾個敬老院,有幾個老年人服務中心。出國去考察學習一下吧」。

面對這一無解的難題,很多人只能退而求其次。深圳網友「方圓電子」說:「盡自己最大努力多陪陪父母親吧,只能這樣了。那怕是抽一個小時」。

廣州市網友「無尾蝶」:「我的根在農村,一有機會我將回老家發展,我決不會讓父母孤獨終老」

缺少感恩

不過,也有人覺得中國現在不重視孩子孝道教育,感恩教育,也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其中一個原因。

珠海市網友「漁民」說,「我們現在教育是,要父母如何關心後一代,這是對的,但關注過多少對下一代的傳統的孝道教育,感恩教育。」

一位蕪湖網友說,「上天是公平的,自己的罪孽會報到自己的頭上,自己的教育錯誤會反饋到自己的晚年,但是孝道的傳統如果丟失,社會真的是失道太多了。」

國家政策的結果

現在中國人沒有重視感恩,這固然是造成老人孤獨現象的一部份原因,但中共的政策更使那些即便想孝順父母的子女也感到非常無奈,現在一個孩子要面對四個老人,甚至於到將來還可能是八個老人的困境,當初中共將其作為基本國策,現在為什麼就沒有對策了呢?

網友「小草」說:「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改由誰來買單?報告結果很簡單,就是沒有解決辦法!不如別發這種無謂的報告了!」

湖南網友「江南」則說:「冤有頭債有主;寄生辦賺了幾十年;生一個也要錢;生兩要罰錢;雙向收費;現在該是它們償還的時候啦;」

一位平頂山市網友認為:「獨生子女政策帶來的後果是災難性的,總有一天!國家會為這個制度付出代價!」東營市網友「牧雲公子」表示,「獨生子女政策是一個非常失敗的、非常缺少人性化的政策。」

一位雞西網友說:「除了子女的原因外,我們的社會養老制度就沒有問題嗎!!黨國不應該自己反思一下嗎!!!??????????」

網友「漁民」說:「後代的生存壓力很大,不賺錢得餓死。我們在外奮鬥,我們繳稅了,聽說每年還超GDP增長,社會又為曾經為國家出過力的老人們做了什麼?為我們替老人又考慮了多少?我們也想孝順老人,我們又有多少能力。社會的養老、醫療問題又解決了多少?我們為老人擔心,也為自已將來擔心。我們不是推卸責任的意思,但現實是如此。」

一位麗水市網友說:「政府部門一直在強調以人為本,但社會公共福利設施不跟上的話靠家庭養老好像不十分可行,要生存就要工作,就要外出打工(很多人),就不能很好的照顧老人,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加大社會公共養老福利設施投入,而且要讓普通人能夠承受得起。」

面對現實,很多人感到悲哀,認為老人們的現在,也就是自己的將來,自己將來可能還不如他們現在。想到將來,很多現在還算年輕的人也不敢再想下去。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寧可餓死在外! 雲南農民爭相逃離無水村
王英強:中國殘疾老人的一封求救信
大陸網友:為了新中國他奉獻了一切,如今中國富強了,他卻失去了一切!
菲總統稱需加強抗共 白宮重申對菲鐵桿承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