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人員確認失蹤士兵遺骸身份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6月24日訊】(美國之音報導)麻薩諸塞州一名研究人員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幫助識別了多名被在二戰中失蹤的美軍士兵的遺骸身份,給死難者家屬帶來精神上的慰藉。

麻薩諸塞州WFI研究機構的研究員,退休海軍陸戰隊成員泰德. 達西最近宣佈,他經過調查發現和7名失蹤美軍士兵吻合的遺骸,其中包括5名海軍士兵和2名水手。達西目前的調查主要是針對1944年塞班島戰役之後失蹤的美軍士兵。

達西把兩套官方文件,其中包括失蹤士兵身體特徵情況,以及不知名的陣亡士兵的驗屍結果輸入到電腦數據庫,然後把有關信息匹配起來,並提出這些士兵遺骸可能被埋葬的地點。最後,他把分析結果提交軍方有關部門進行驗證。

達西說:“我們把能找到的信息逐條蒐集起來,輸入電腦數據庫進行匹配。預計,塞班島戰役的匹配個案將增至25個。完成匹配後,我們會把分析結果送交夏威夷的美軍戰俘和失蹤士兵聯合認證指揮部,以確定我們的匹配準確無誤。我們迄今完成了3起個案的確認程序。我們提交的信息沒有一次被推翻,所有匹配信息最後都得到肯定的確認。”

收到匹配的材料後,設在夏威夷的戰俘和失蹤士兵確認指揮部會進行審核,然後再到實地尋找士兵的遺骸送回國進行科學認證。

該指揮部的拉蒙.奧索裡歐少校介紹了他們部門的工作:“我們從實地找到失蹤士兵的遺骸後,會小心翼翼地把他們運送到我們夏威夷的中央確認中心,遺骸確認是一個科學程序。包括人類學家,法醫牙科專家在內的各行科學家共同努力,各盡所長,仔細地分析和處理遺骸,目的就是要確定遺骸的身份,給仍翹首以待的家人們一個最後的了結。”

WFI研究機構的研究員達西表示,雖然二戰結束66年了,但是,很多陣亡或失蹤士兵的家人因親人遺骸沒有得到確認仍處於悲痛之中,因此將他們親人的遺骸運送回國,對他們是很大的安慰。

達西說:“我們正以最快的速度認證士兵的遺骸身份。但是,這個過程非常緩慢。我們提交匹配的材料後,政府要花大約1年的時間尋找並加以確認。我們要想辦法加快速度。66年過去了,但是很多士兵的遺骸至今沒有被運送回國,這拖得太久了。 ”

達西幫助曾經成功地確認陣亡海軍飛行員伍迪.萊克蘭德.麥克維中校的遺骸身份。麥克維來自阿拉巴馬州,1944年他的飛機在太平洋上空被擊落。2009年,在達西先與麥克維的家人聯繫的近三年後,美國軍方終於確認了麥克維的遺骸身份。

麥克維的外孫女伊麗莎白.哈夫最初也懷疑是否值得花費這麼大精力確認外祖父的遺骸身份。但是,她說,當外祖父的遺骸最終被確認並運送回國時,外祖母的反應使她確定自己的努力是對的。

哈夫說:“我站在那裏看著外祖父的棺木被運下飛機,外祖母從我身邊逕直走過去,她用手撫摸著棺木,滿眼含著淚水,和棺木裡的外祖父講話。在場的人都為之動情,這是我一生所經歷的最感人的一件事。當時,我很清楚,我做了一件對的事情。”

美國國防部戰俘和失蹤士兵辦公室發言人拉里.格裡爾認為,雖然獨立研究人員的工作是值得稱道的,但是,官方採取的態度是既不鼓勵,也不勸阻,而是敦促他們把調查結果告訴政府。

格裡爾說:“這些人是以私人身份從事研究,甚至到飛機墜落地點進行實地探查的。他們沒有政府所擁有的後備信息、分析人員以及後勤支援。當他們埋頭研究過去的檔案時,可能會找到他們認為和某個失蹤士兵有關的信息。但是,他們有時不具備我們花費多年的時間蒐集到的信息。雖然我們感謝他們的努力,鼓勵他們把調查結果告訴我們,但是,他們的調查結果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對。”

根據美國國防部戰俘和失蹤士兵辦公室提供的統計數據,歷次戰爭中失蹤的美軍士兵有近88,000名,其中二戰時期失蹤士兵為78,000人。美國軍方平均每年確認72名美軍士兵的遺骸身份。

相關新聞
養老院老人自殺風險高 專家籲加強輔導
新發現:9·11事件影響男嬰數量
颶風季開始 墨西哥灣漏油更棘手
美報告:對抗皮膚癌肺癌有重大進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