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專家談墨西哥灣的風 洋流與漏油動向

人氣 34

【大紀元6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映霖美國佛州採訪報導)美國墨西哥灣英國石油公司(BP)的鑽井平台爆炸事故迄今已一個半月,洩入海灣的原油估計已達2100萬至 4500 萬加侖,且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

漏油業已污染了路易斯安那州的125多英里的海岸線,襲 擊了阿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的屏障島嶼,逼近佛羅里達州的彭薩科拉(Pensacola),今天在彭薩科拉沿岸已發現焦油塊(Tar balls)。而且最近還報導有大量的原油絮狀物(plume)潛伏深層海水,墨西哥灣洋流的流向還可能短暫改道,等等都會影響漏油的分佈態勢。為此,大紀元記者採訪了南佛羅里達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的海洋學家胡教授(Chuanmin Hu)。

胡教授從事光學研究近海體系的諸多難題,諸如河海相互作用、藻類繁榮、碳循環、氣候變化及人類活動對沿岸與入海口水質的影響等,還建立、引入了高精度衛星遙感技術,以更好地研究海洋。

對於海面漂浮的原油的近期的可能流向與登陸點,胡教授認為:如果西南風持續刮來,近日漏油將襲擊佛州的彭薩科拉沿岸,繼續登陸、污染阿巴拉契科拉(Apalachicola)等佛州其它的西北海岸。風力是當前催動浮油前進的主要因素,由於我們預測風的能力有限,因而也就難以準確斷定油污登陸何處及何時上岸。同樣地,佛州西海岸也有可能遭漏油污染。但未來幾週內佛州西海岸尚處安全,以後難料。

颶風季節已至(6月1日始),一個颱風將可能使控制漏油污染的努力前功盡棄,黑色巨浪攜帶數百萬加侖原油登陸。

一週前,南佛羅里達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的考察船前往墨西哥灣考察返回,據報船上的科學家們於水下約1000米深處探測到一個巨大的含油層(絮狀油plume或乳化油),近日經分析所採集的水樣得到明確的確定。關於這種絮狀油對環境的影響,胡教授說:「這要取決於其大小及它是否穩定地呆在那一位置。目前都不清楚,也沒有人知道它會不會上岸。」

不久前有報導說研究墨西哥灣洋流的海洋學家們曾發現洋流在接近邁阿密島鏈西部可能會改變流向,可能會在幾個月內不沿佛羅里達海峽東行,再沿佛羅里達東海岸北上,而是只在墨西哥灣內漩流。如此則對佛羅里達是個好消息,而對德克薩斯州、路易斯安那州甚至墨西哥則可能增加了漏油污染。對此,胡教授介紹說:「洋流是極其複雜的,人們還不能全面瞭解它的行為,更不必說去預測它的長遠的流向。過去的幾個周我們的確觀察到一個漩流幾乎成型 — 那就意味著洋流裹帶的漏油將在墨西哥灣迴旋,— 但我們最近發現這個幾乎成型的漩流傾向於重新附著於主流。如果這一狀況成真,墨西哥灣洋流夾帶的漏油就會傳送到佛羅里達海峽,然後到達佛州東岸。不過目前的情況,洋流所夾帶的漏油的量還很小。」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墨西哥灣漏油開始影響美國沿岸
美佛州海洋學教授談墨西哥灣洩油態勢
英國石油公司再次試圖控制漏油
奧巴馬在墨西哥灣評估封堵漏油工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