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高盛集團聲譽恐因調查受損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6月9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 6月 08日報導)華爾街歷史上最盈利的投資公司高盛集團最近麻煩不斷。在4月間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詐騙指控後,本星期又接到國會調查小組傳票。一項剛剛公佈的行業調查顯示,金融業內人士認為,高盛的信譽恐怕會遭受重創。
VOA高盛公司在紐約的總部

彭博新聞星期二公佈的一項抽樣調查說,麻煩纏身的高盛集團在金融界的形象正在下降。

彭博本月初在全球範圍抽樣採訪了1001名投資者和分析師。百分之83的受訪者說,高盛集團在其心目中的形象在過去6個月裡出現下降。相比之下,稱瑞銀集團和花旗集團形象下跌的受訪者比例分別僅為百分之27和百分之26。

本星期一,國會委任的金融危機調查委員會正式向高盛發出傳票。原因是高盛此前拒絕按委員會要求提供文件和會議記錄,隨後又向委員會提交了總共25億頁的文件。委員會主席菲爾.安吉萊德斯說,高盛提供的文件數量龐大,雜亂無章,讓委員會無從下手。他指責高盛蓄意拖延時間,想把調查拖到9月委員會授權過期。

金融諮詢公司FTN FINANCIALS的首席經濟師克里斯托弗.洛(Christopher Low)告訴美國之音,高盛集團的麻煩拖得越久,名聲的恢復就越困難。

他說:“任何一家金融企業,其實力歸根結底是由聲譽來決定的。金融交易中,訂約方風險無處不在,信任是必要的因素。所以,聲譽問題拖的時間越長,就越是會不斷放大。對於高盛來說,這是最大的問題。”

*四分之三受訪者:高盛作法司空見慣*

4月中旬,美國證交會將高盛集團告上法庭,指控高盛一位副總裁在房地產市場開始崩潰時欺騙投資人,在設計並銷售一種基於次貸證券表現的擔保債務憑證(CDO)時沒有披露對沖基金正在對該金融衍生產品做空的重要信息。

在彭博的調查的1001位金融業人士當中,大約有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說,高盛的做法對於華爾街大型投資銀行來說是一種司空見慣的交易方式。接受抽樣調查的一位對沖基金經理特別指出,一些複雜的衍生品交易在局外人看起來可能是惡意的,但華爾街每一家大投行都參與這種交易。

*對高盛的監管合理?*

FTN FINANCIALS的首席經濟師克里斯托弗.洛同意這種看法,但他強調,這同時也表明監管機構需要開始關注合成式擔保債務憑證(Synthetic CDO)等較新衍生品的規範和管理。

他說:“合成式擔保債務憑證現在是比較常見的交易手段,不過以前不是。這些合同10年前才開始出現,因此完全沒有任何監管。你可以說這種交易是合法的,因為技術上說,沒有法規管轄這個領域。但是,現在監管者應該審視一下這種產品,看看是否需要監管。”

彭博的金融業人士抽樣調查顯示,超過6成的受訪者認為,高盛現在受到的監督是合理的。但也有近3成的受訪人士說,高盛遭到了不公待遇。

*一半出於政治考量?*

FTN FINANCIALS的克里斯托弗.洛認為,行政部門和國會現在緊盯高盛不放的原因一半是為了推進金融改革,一半是政治考量。

他說:“11月是美國的中期選舉。國會在過去18月裡的各種主要議題當中,金融改革是唯一一個在各階層選民中都很容易引起共鳴的問題。所以,我認為現在這個時候,選舉政治和金融改革是捆在一起的。”

4月中旬高盛被證交會起訴到現在,其股價從從185美元一路跌到目前的140美元左右。跌幅近百分之30。

美國證交會前主席哈維.皮特(Harvey Pitt)認為,高盛出現信譽危機的主要原因不是監管者出於政治目的對高盛窮追猛打,而是高盛沒有更加主動地配合調查。他在接受彭博電視採訪的時候說:

“高盛是一個很優秀的公司,但他們已經失去了2百億美元的市值。他們現在在接受刑事調查。外國政府也在調查高盛。所有這些,在我看來,都是因為高盛沒有早一點站出來,妥善地配合調查。”

*海外聲譽嚴重受損*

彭博的金融業人士抽樣調查顯示,高盛的聲譽危機在海外更加嚴重一些。在受調的海外金融界人士當中,百分之69的人認為高盛理應受到調查,而在美國國內,認為高盛調查有合理依據的受訪者比例只有百分之48。

而在被問及高盛股票表現以及管理層前景時,美國國內金融業人士的預期也顯著好於國外人士。

FTN FINANCIALS的克里斯托弗.洛對於這種態度差異並不感到奇怪。他說,高盛和瑞銀集團等投行在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後仍在海外市場大力推銷金融衍生品,其形象因此遭遇反彈。

克里斯托弗.洛說:“美國房地產市場在2005年底觸頂,到了2006年下半年,大多數美國投資者意識到房市已經垮掉。但是我記得2007年12月的時候,我去中國參加了一家美國大投行的會議。我記得走進會議室,桌子上放著這家投行準備的展示材料。我拿起來翻了一下,這是一本推銷擔保債務憑證的介紹。我當時想,這是我看過的最熱情洋溢、最樂觀、最讓人振奮的推銷材料。”

2007年,仍然作為投行存在的高盛集團創下116億美元的盈利記錄。2009年,高盛轉為銀行控股公司後,盈利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34億美元。(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被控助長房地產泡沫 高盛執行長不考慮辭職
專家:高盛賠錢容易但了事難
WSJ:美國聯邦檢察官對高盛案展開刑事調查
美股大跌 道瓊挫158點 高盛案紛擾擴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