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信義.虎山溪親水公園.遇鳥小記

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29
標籤:

連日颱風豪雨,今天終於放晴。下午帶著小東前往住家附近的虎山溪步道散步。我們沒走遠,只走到虎山溪親水公園附近而已。

颱風剛過,怎麼適合去親水公園?其實虎山溪只是一條小溪而已。平日水量極稀少,只有在大雨過後,溪水豐盈,水流淙淙,整條溪才變得生機盎然。我們沒玩水,只坐在岸邊的石階,觀看水流而已。

小東準備了麵包要來虎山溪餵魚。不過豪雨過後,水流急,魚群全躲了起來。不見魚蹤,毫不影響小東的興致,他捏起一塊小麵包,先吃一口,剩下半口才往溪裡丟,自己想像麵包屑會流進魚兒的家裡。而我坐在溪岸,聽悅耳的水流聲,也覺得心情怡然。

逛玩親水公園,原計劃續爬上爬,但前進不到一百公尺,走完平緩的路段,遇到石階路,沒爬幾階,小東就喊累了,說要回到登山口的「慈惠堂」,去廟裡面玩。於是原路折返,回到虎山溪步道入口旁的慈惠堂。小東已來過多次慈惠堂,小東逛廟,喜歡玩籤筒,隨便抽一根籤,問我號碼,然後找到籤盒號碼,由我唸籤詩給他聽。籤詩好壞無所謂,好玩就好。


虎山溪親水公園。

虎山溪親水公園。

——————————————————————————–


領角鴞(貓頭鷹)

今天的虎山溪小遊,只是生活點滴,原本不值得寫篇旅記。我隨身帶相機,僅是拍照做為小東的生活記錄而已。不過回程時,卻遇到意外的驚喜。

我們從慈惠堂走下山,來到福德國小旁的人行道時,忽然聽到路旁的榕樹傳來「啾、啾」的吵雜鳥聲。抬頭看,原來是一群綠繡眼在枝頭間跳躍嬉戲。本不以為意,這時卻忽然看見樹枝上有一團黑影,定睛一看,竟然是一隻貓頭鷹。

貓頭鷹是夜行性的鳥類,平時很難有機會看到。這是我第一次在野外看見貓頭鷹,又是這麼近距離,既覺意外,也感到驚喜。原以為這隻貓頭鷹在睡覺,我找角度拍攝時,才發現牠眼睛是睜開著,牠也目光也隨著我而移動,監視著我的舉動。我們就這麼樹上樹下彼此互盯互望。

「貓頭鷹」是通俗的稱呼,牠的正式名稱是「鴟鶚」,我查了一下資料,台灣的鴟鶚大約有十一、二種,其中較常見目黃嘴角鴞、領角鴞、鵂鶹,我拍到的這隻貓頭鷹,由於相機性能不足,無法清楚拍到細部特寫,蒐尋資料比對,覺得可能黃嘴角鴞,但羽毛顏色又似有些不同。後來經讀者指正,應該是領角鴞才對。

根據資料,領角鴞分佈於中低海拔山地,白天通常在繁密樹葉的樹枝休息,等黃昏之後才出來獵食,以小型動物為主食。

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相機又何嘗不是?有幸遇到珍禽,相機等級不足,狂拍數十張,卻只能勉強找出幾張稍為清楚卻又不夠清晰的照片而已。但話說回來,能夠親眼目睹珍禽已是一種幸運,又何必有嘆呢?呵呵。


發現樹上一隻貓頭鷹。

領角鴞。

——————————————————————————–

日期:2008.09.16 (寫於2008.09.18)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http://www.tonyhuang.idv.tw/@


虎山溪步道入口(左為慈惠堂)。


登山口緊急救援電話標誌。


虎山溪步道。


虎山溪。


虎山溪親水公園。


餵魚。


繼續前行。


打道回府。


回程順遊慈惠堂。


今天的意外驚喜-貓頭鷹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電棒解救NG卷髮
澳反對黨已準備就緒應對聯邦大選
寺廟古蹟欣賞 以鹿港龍山寺為例(下)
支持率回升 澳新總理將宣布提前大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