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克思:香港泛民的隔代鸿沟

艾克思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7月21日讯】香港泛民在立法会议员五区总辞出现分歧以后,在对政改方案是采取否决还是妥协方面再度出现重大分歧,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上升到“敌我矛盾”的层次。在这个分歧中,我们也看到某些年龄世代上出现的鸿沟。

  从泛民的分歧,我们可以看到大致上存在三大派别。第一派别是民主党,这次表现最为温和,与建制派达致某种妥协;第二派别是社民连,表现最为激进,不但对特区政府与北京中央政府态度激进,对民主党也态度激进,甚至不惜恶言相向;第三派别是公民党,不赞成政改方案,但是对民主党的批评,不如社民连那样激烈。

  年龄层面上,从那些台面上的领袖人物来看,民主党可以说是第一代,不但年纪较大,参与香港民主运动的资格也最老,以司徒华来说,不但是上一世纪八十年代泛民的元老,甚至在七十年代已经积极参与社会运动。社民连的主要人物是中年人,但是不久前已经交班给更年轻的一代,但原主席黄毓民,仍然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们的主要支持者,则是八十后的年轻人,也着重网络沟通。公民党的领袖人物年龄在他们之间,但是参与政治运动,则比较晚,可说是“初哥”。

  本来这年龄与政龄的不同世代,如果能够分工合作,根据不同的特点分进合击,就可以形成相当大的力量,每年有共同目标的“六四”烛光晚会,就可以展现这一点。可惜,在变相公投与政改方面,虽然有共同的普选目标,但是因为路线、手段的不同产生的争论,掩盖了共同的目标,使共产党“分化瓦解”的统战伎俩得逞。

  这个不同世代产生的分歧,不是不可以解决的。解决这个问题,“老”的一方要承担多一点的责任,那就是要爱护年轻一代的热情,正是这个热情,保证民主火把的世代相传。既然“六四”可以薪火相传,为何其他民主事业就不可以?

  第二个责任,是传授民主运动的经验与常识给年轻一代。这里面包括理念与策略,甚至是品格方面。目标要坚定,策略不妨灵活一些,但所谓灵活,也是要有原则,不是无原则的妥协。

  第三个责任,就是针对年轻人的弱点,给予适当提醒,例如容易冲动,缺乏应变经验等等。但是这方面的教育要十分小心,必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不要给年轻人以“倚老卖老”的印象,否则好心也会得到反效果。

  媒体报导,社民连组织了“普罗政治学校”,对他们的年轻支持者进行训练,包括政治形势与党的纲领目标。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但是也得强调一下适当的组织纪律,避免个人行动影响到党的形象。而民主党作为最老资格的泛民,如何加强年轻人的工作,让年轻人了解他们所做的一切,也是十分迫切的任务。公民党的中间取态,可在泛民团结方面做多一些的努力。而如何正确认识共产党,做到知己知彼,更是全体泛民所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香港泛民主派五议员正式“总辞”推普选
林保华:中国鹰对香港五区总辞
香港立法会五区请辞空缺5月16日补选
上海世博疑封杀港媒《苹果》采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