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媒:中國用稀土操控世界經濟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8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雅詩羅馬18日專電)中國經濟崛起引起國際高度關注。義大利媒體指出,中國掌握世界17種軍事、科技關鍵原料,使全球對中國依賴度高達97%。

「米蘭晚郵報」報導,如果想知道世界趨勢為何,不妨參考以下資訊:美國坦克、導彈已是「中國製造」,甚至美國海軍許多最先進的雷達系統,也來自中國。

雖然美國仍有許多本土軍火商,但許多武器的關鍵原料必須仰賴中國供應,其中有17項最重要元素,包括鎦、釔、鈧、銪、釹等,被認為是下一世紀趨勢元素,要發展混和動力車、風力和智慧手機等皆不可或缺。

義媒報導,全球相關產業中,目前97%的關鍵元素來自中國,不管是用在商業科技,或用在軍事用途,而中國政府也積極利用此點壯大自身實力,除達到「錢進中國」,製造大量工作機會等目地,更是要藉機讓西方把尖端科技的秘密都轉移到中國。

媒體指出,在這種全球合作關係中,優勢完全向中國傾斜,美國去年4月公布的一份官方報告就坦言,缺乏這17項元素,將無法製造任何尖端科技產品,例如釹是製造混和動力車、電腦、手機、數位相機的關鍵元素,氧化釹用在軍事方面,可提高飛彈的準確性。

此外,銪、釔是製造光學纖維、綠色光源的素材,鈧用在製造體育場照明,因此各個首屈一指的國際企業,諸如飛利浦、西門子、諾基亞、豐田、惠普、蘋果、索尼和佳能等,只要沒有中國供應這17種原料,就會面臨停產危機。

報導說,中國政府盡量不直接出口這些元素到外國或提高出口門檻,是希望廠商進駐中國,讓尖端技術有機會流入中國。

美國官方報告中分析,中國產業市場能如此快速壯大,與其說是得天獨厚擁有這些稀有元素,不如說是因為政治決策有先見之明。

媒體報導,這17種稀有元素,37%分布在中國,18%分布在俄羅斯與東歐,12%分布在美國,但許多前蘇聯國家缺乏開採的能力,美國則在近12年因環保理由停止相關開採,主要是由於這些元素經常跟放射性物質結合,開採會造成水汙染,引起居民抗議。

調查指出,美國若要重新恢復開採,至少需要花15年時間,開採成本也遠較中國大,因為美國環保法令較嚴苛,還必須提供礦工全副保護裝備。

義媒評論,中國運用這些稀有金屬左右全球經濟市場,今年春季,中國提高這些元素的出口稅25%,7月又砍掉出口上限總額72%,而明年中國供應的出口量,預計只能達到全球需求的60%,對於國際其餘需求量,中國要求國際大廠到中國製造。

至於中國為何要控制材料出口來迫使國際大廠進駐?義媒認為,觀察先前西門子、奇異(GeneralElectric)等公司的抗議可見端倪,這些國際大廠紛紛質疑中國招商後藉機竊取公司的技術機密。

相關新聞
美財長敦促人民幣儘快升值
全球富人資產恢復到經濟危機前水平
劉孟奇:新一輪世界經濟危機隱然浮現
印度總理:全球復甦脆弱又不均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