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報》:中國都市開發 數以萬計遺產被毀

人氣 2

【大紀元8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報導)中共文物局官員日前表示,中國的都市開發熱潮浪費資源,為了興建虛有其表的高樓大廈,甚至摧毀有價值的市中心區,許多文化遺產正逐漸消失。去年,文物局官員警告說,在過去三十年,都市開發已經摧毀了幾萬個歷史遺跡。

文化遺產保護難

據英國《衛報》報導,狂熱的都市開發對於資產保護而言是一種災難,不但浪費大量建材,也建造出無聊的都市街景。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指出,推土機夷平了很多歷史古蹟,「中國的文化遺產保護進入了最困難、最嚴重和最關鍵的時刻。」

他說:「很多可以作為城市裡最有價值的回憶並傳承好幾代的傳統建築,已經被無情地摧毀。」在沒有政府支持的情況下,很多中國文化遺產可能會消失。

據中國媒體報導,自從1990年起,光是在北京一地就有443萬平方公尺的舊庭院遭拆除,相當於都市商業區的40%左右。

另一項開發計畫將夷平北京鼓樓和鐘樓的大部分土地,到目前為止,這還是大部分未開發的地區。

儘管很多居民抱怨破舊不堪的房屋以及公用澡堂,希望改善居住品質,但活動人士表示,可以改善傳統房屋,而不是僅僅拆除它們。

拆除堪用建築物 破壞環境浪費資源

單霽翔警告說,中小型城市為了模仿大城市,紛紛興建高樓,因而使街景呆板、膚淺和單調乏味。

他同時表示,很多建築物還能使用就被拆除,這對環境和資源而言都是災難。

據中國媒體報導,中國建築物的使用年限為30年,相較之下,美國的建築物壽命為74年,而英國為132年。

中國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在2007年發表過類似的批評,他指責官員為了建造東拼西湊的城市而剷除珍貴遺產的愚蠢行徑。然而,他的批評對於都市更新的熱潮影響有限。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華歷史博物館開新展 從清明上河圖理解歷史
東漢三闕應封閉保護
少林寺歷史建築群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德國哈茨礦區水經濟入選世遺名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