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石碇.石霸尖.鳥嘴尖(未遇)

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23
標籤:

皇帝殿是北台灣三大著名岩場,與五寮尖、筆架山齊名,稜岩東西橫亙數公里,而以皇帝殿東、西峰之的瘦狹稜脊最為險峻。石霸尖位於皇帝殿稜線的東北側,又稱「皇帝殿東北峰」,雖然也闢建了完善的登山步道,但因位置較偏遠,所以遊客較少,攀爬以登山客為主。

石霸尖的登山口位於106縣道53.5K附近,入口處有一座很鮮明的黃瓦朱柱牌樓,寫著「皇帝殿風景區北峰登山口」。「北峰」指的就是石霸尖,山界稱「東北峰」。石碇鄉公所闢建了一條石階步道,直抵石霸尖附近的稜線。

皇帝殿山勢陡峭,地方政府辛苦興建了這條步道,但登山客似乎並不怎麼領情,在這條石階步道的左右側,登山客所開闢的登山小徑,被使用率反而更高。原因無它,走傳統山徑,較有爬山的感覺,而且走山徑可以連登石霸尖附近的其它幾座山峰。

相較之下,這條花崗石步道,石階路又陡又長,且堅硬如水泥塊,爬山宛如爬樓梯,走來乏味而少樂趣,自然較難受到登山客的青睞。話雖如此,我今天來爬石霸尖,還是選擇這條石階步道上山。雖然這不是我的初衷。


石階步道

我原本的規劃,是要從53.9K附近,走傳統的山徑,先登永定坑山,再登鳥嘴尖,最後登石霸尖,等回程時,再走這條花崗石步道下山。至少下山時走這種樓梯路,較不會感覺枯燥無聊。

來到北峰登山口時,才發現昨晚石碇山區可能雨勢不小,石階路都還濕淋淋的,太陽雖已升起,但登山方向的這個坡面仍受山勢遮蔽,當未被陽光照拂,因此地面溼濘。如此一來,就不適合走傳統的泥土山徑了。於是改變方向,先走石階步道上山,登完石霸尖,回程時再走山徑,登鳥嘴尖、永定坑山。

石階步道果然如傳聞中的又陡又長,除了一小段路稍平緩,幾乎一路爬坡,大約得爬升 350公尺的海拔高度。幸好晨間涼爽,還不致於造成滿頭大汗,就自我期勉是爬樓梯,練腳力。

走到約三分之二處,遇一條左叉路,可通往鳥嘴尖的捷徑,但山徑荒涼,似已荒蕪多時。仍循著石階步道上行,最末段遇有一極陡的石階路,雨後路面濕滑,兩側卻無樹木或繩索可攀扶,走來有點危險。若失足,則有滾落之虞。小心翼翼的採狗爬式而上。

通過之後,就離稜線不遠了,看見陽光穿透林間的光亮,石階路面也乾爽許多,不久,爬抵石階步道的終點。約花費一個小時。樹上釘著指標,「左往鳥嘴尖25分鐘.永定坑山70分鐘」,右往石霸尖,已不遠了,約10至15分鐘而已。


從石霸尖眺望七星山(中)及大屯山(左)

休息過後,先爬往石霸尖。踏上林間小徑,攀樹踏岩向上,山徑穿梭於稜線邊緣的樹林間,這才開始較有爬山的感覺。途中遇右叉路陡下通往蚯蚓坑山,仍取直行,約10分鐘,輕鬆登頂石霸尖。

石霸尖,海拔537公尺,無基石,僅有林間的一塊小空地,向北、向東的兩小隅有展望。雨後天氣清朗。北望,遠方的七星山、大屯山歷歷在目,近處的山頭那明顯的寺廟,應就是鹿窟光明寺了。

往東望,則見「平溪三尖」之一的峰頭尖雄峙於東側,尖峰擎天,有一方之霸的氣勢。而放眼馳騁 ,平溪、汐止、石碇一帶峰巒相連,綿延無際。這一幕,頓時讓人感動起來。

站在這裡,可以感受台灣多山的地理環境,山地佔了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而北台灣少平原,多丘陵,山地比例更高,山峰超過千座。台北人若不愛山,則生活空間必然侷限且坐困於被群山圍城的一小隅藩籬內而已。倘若愛山,則將驚艷於台北的江山竟是如此多嬌。爬上山頂,立於峰頭,見山巒層層如波,綿延無際,遠接白雲,宛如綠色洋浪,讓人感受到土地的壯闊與美好。


眺望平溪方向,山巒綿延無際。

峰頭尖(平溪三尖之一)。

——————————————————————————–


稜線山徑(往鳥嘴尖)

這一刻,是今日之行心情最高潮處,只是當時並不曉得。我原本期待的高潮,並不是石霸尖,而是鳥嘴尖的鳥嘴岩。鳥嘴岩,酷似鳥嘴,維妙維肖,在山界是出了名。多少山友,攀爬涉難,只為一睹鳥嘴岩的丰采。不料今日我卻與鳥嘴無緣。

我循原路,返回稜線叉路,然後走往鳥嘴尖。稜線日先照,這時山徑已較為乾硬,但部份岩稜石塊,踏踩時仍有些濕滑。不久,山徑變為陡下。攀扶拉繩,小心踏踩。一路下行,山徑路況轉差,脫離了稜線,泥土路也變為較濕滑。

過了25分鐘,卻不見鳥嘴尖鳥影。當時心想,或許是路濕難行,我的速度過慢所致。不久,遇到叉路。對照地圖,應是過了鳥嘴尖才會遇到叉路。於是心生困惑,莫非我已錯過鳥嘴尖?但又似乎不太可能。走這種陡下且濕滑的山徑,固然要專注於腳下踏點,但也同時也要留意上下左右周遭,尋找攀附物,怎麼可能錯過一座明顯的鳥嘴山峰及巨岩呢?

叉路處的兩條路,右往上,左往下,都見登山條。先往上探路,結果抵達一座電塔,後續已無路。來回折騰了30分鐘,理不出頭緒,不知鳥嘴尖及鳥嘴岩躲在何處。只好改取左路下山。接著地勢逐漸下降,路況逐漸轉好,心情卻有些懊惱,這表示離鳥嘴尖愈來愈遠了。

走著走著,遇溪,山徑就沿著溪畔,由上游往下游走。沿途有竹林等拓墾遺跡,似是一條農路。走了30分鐘,終於望見馬路了。不久,抵達登山口,過小橋,才發現附近另一座橋是「玉桂嶺一號橋」。我竟然走至玉桂嶺,下山的路線偏離了90度。本欲北走,卻成東行。


藤寮坑產業道路

接著走了40分鐘的馬路,約2.5公里路,才回到北峰登山口。走在馬路上,一路感慨。最近一個星期之內,竟然連著迷路兩次。五天前在九芎坑山,今天在鳥嘴尖。

究其原因,應是自己心態的疏忽所致。以前登山,若是不熟悉的山徑,都會多參考幾份不同的登山地圖及山友的登山文字記錄,事先詳讀,並列印下來,隨身攜帶。而登山經驗漸豐富之後,就不那麼按部就班,有時只草草瀏覽而已。今天只帶了一份地圖,而無文字記錄。當遇到狀況,與地圖不一致時,就苦無資料可對照了。

而最近兩次迷路,都發生在下山的時候。這也容易理解。山的形狀大約如三角形,頂窄而底寬;由山腳下往上爬,是由寬面走向窄面,較不易迷路;由山頂下山,則是由窄面走向寬面,較容易走散。由此看來,若要走O形路線,上山時,寧可先選擇路徑較不清楚的路線,走錯的機率較小,而萬一迷路了,也較有充裕時間可撤退。

我原本的規劃也是如此,卻因天氣因素而改變了路線選擇,而間接造成此誤。直到寫旅記之際,我還不能確定究竟是在何處走錯路?是走了哪一條山徑下山?除非撞了邪,我想應不致於路過鳥嘴尖而卻沒有注意到鳥嘴巨岩,所以最有可能的情況應該是還沒走到鳥嘴尖之前,我就已誤入歧途了。

至於鳥嘴尖、鳥嘴岩,改日再探。我也想知道,當時是在哪裡迷失了方向。

旅記日期:2008.11.05 (寫於2008.11.12)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http://www.tonyhuang.idv.tw/@


皇帝殿登山步道。


又陡又長的石階路。


陡峭濕滑的石階路(末段)。


石階路終點,稜線叉路口的路標。


爬往石霸尖。


石霸尖,山頂位於林間的一塊小空地。


石霸尖,海拔537公尺,無基石。


北眺七星、大屯山。


七星、大屯山特寫。近處山頭的廟宇為鹿窟光明寺。


東望,平溪峰頭尖雄峙一方。


綿延無際的層層山巒。


前進鳥嘴尖。


一路往下走,卻沒遇到鳥嘴尖。不知為何迷路?


末段沿溪行,路況良好。可惜已錯過鳥嘴尖。


踢馬步(106縣道)返回停車處。


永定坑山登山口(53.9K),我原定下山的出口。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就愛大腸圈髮型!Tony 教妳綁髮技巧
澳洲獨立議員溫莎稱支持聯盟黨更容易
英前首相布萊爾都柏林打書 抗議者鬧場
調查:澳洲多數民眾支持工黨執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