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北京堵車減發牌照 車廠轉戰廣州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1月01日訊】 (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 2000年,中國的卡車與轎車銷售量僅達美國的1/10,2010年,中國的銷量超出美國50%。兩年來,中國的車廠要應付內需訂單簡直忙不過來。汽車大賣的結果是,中國各大城市交通擁擠,北京的狀況尤其嚴重。為此,北京當局上周宣布,每年新車登記的數量將控制在24萬輛的上限,約為今年銷量的1/3。

據《紐約時報》近日報導,28歲的中國律師李鮑(Li Bo,音譯)5月份和他另兩位朋友都拿5萬人民幣(7,500美元)給車商當訂金要買流行車款奧迪(Audi) Q5,這部車的含稅價格是72,000美元。現在,他還在等車,他說:「我們很沮喪,太多人在訂車了。」

中共財政部近日還宣布,它將恢復汽車銷售稅,排氣量少的小汽車的稅率為10%,回復到金融風暴前的水準。該稅率在2009年是5%,2010年是7.5%。跑車及休旅車的稅率始終維持在40%。

業界人士估計,2011年中國車市仍將持續擴張,但增長率已從過去10年的25%,以及2010年的34%降為10%。

問題是,繼北京之後,其他城市是否會跟進限制汽車登記數量?由於上海多年實施數量管制,發放的汽車牌照如今是北京的1/3,但兩個都市的人口差不多少。相對來說,廣州沒有車輛管制,目前反成為車廠的兵家必爭之地。日系的豐田、本田、日產都在廣州成立合資公司,導致廣州成為與上海旗鼓相當的中國汽車製造重鎮。

10年前,廣州也有嚴重的堵車問題,自從每年建造30公里的地下鐵道網絡之後,問題就快速解決了。廣州市發委會副處長陳浩田(Chen Haotian,音譯)說:「就目前而言,廣州並無計劃在2011年跟進北京的汽車牌照發放限制」,「我們的城市擁有很好的地下鐵系統,將有助於大大紓緩交通堵塞問題。」

汽車業分析師鄧恩(Michael Dunne)說:「中國車市2011年仍能成長8~10%,因為二、三線城市的銷量貢獻很大,那裏沒有堵車的大問題。」

通用汽車也預估,中國2011年車市將成長10%。通用中國總裁兼總經理甘文維(Kevin E. Wale)說:「汽車的潛在需求很強勁」,「過去幾年的增長相當驚人。」

但專家擔心,中國車市增長趨緩可能導致供過於求。中共官員也預測,汽車產業一旦供過於求,貿易磨擦的緊張關係將快速隨之而來。屆時中共將採取差別待遇,政策將有利本土車廠、不利製造國際品牌的合資廠。

中共商務部官員陳林(Chen Lin,音譯)9月份會議中說,在中共當局打壓國內汽車銷售之前,2015年以前中國車市將供過於求,那時便需要發展大型的外銷計劃。他表示:「我們認為,貿易磨擦是很正常的事,只要我們決心走向全球化」,「未來的貿易摩擦將不可避免。」

克林頓時代白宮氣候官員、現在擔任兩黨政策中心資深顧問的布拉德索(Paul Bledsoe)則預測:「如果政策廣泛限制牌照發放,將慫恿中國的車廠投入再生能源的開發。」

相關新聞
中外車廠競爭激烈 中國車價直直落
日本本田公司指控中國車廠推出仿冒車
美國汽車廠商 本土萎縮中國業績亮麗
車市冷颼颼 中國車廠籲紓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