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抗議擴大 突國當局派兵進駐首都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1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綜合編譯)北非突尼西亞(Tunisia)政府1月12日在首都布署武裝軍隊,鎮壓上個月開始的抗議失業活動,據人權團體調查,迄今至少35人在衝突中死亡。

失業大學生自焚

抗議活動起因於2010年12月底,26歲剛獲得大學文憑的突尼西亞青年布瓦吉吉(Mohammed Bouazizi)苦尋不到工作,準備在西迪布濟德(Sidi Bouzid)的市場賣菜糊口,但被警方以未獲許可為由沒收蔬菜,布瓦吉吉走投無路引火自焚而死。

突尼西亞25歲以下的人口占總人口的55%。實施6至16歲的義務教育,然教育體制無法滿足科技、觀光、農業等的產業需求,造成失業率居高不下,引發社會問題。

國際關注武力壓制

布瓦吉吉的行動引發了大學生大規模抗議失業,這在非政府意見被壓制的突尼西亞相當罕見。學生1月3日再度走上街頭,當局下令無限期關閉所有大學及學校,並以恢復秩序為由,對「反動分子」採取「自衛」行動。

然而,當地的人權組織表示,當局似乎無法控制局面,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表示,軍警在上週末的市中心對抗議人士開槍。官員表示21人死於衝突,但人權團體預估至少35人死亡。

對此,美國表示政府措施失當,並召回駐突尼西亞外交人員;歐聯盟呼籲各方冷靜並尊重「基本自由」;聯合國籲克制,並充分尊重言論自由。

總統承諾不切實際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突尼西亞總統班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10日在國營電視台承諾未來兩年提供30萬個工作機會。突尼斯大學(Tunis University)的馬約伯(Azzam Mahjoub)評論,總統在信口開河。他說:「去年共增加5.7萬個工作機會,最好的情況大約是8萬個。」一年增加15萬個工作根本不可能。去年經濟成長為4.5%,如果要達到總統的目標,需有8%的經濟成長。

突尼西亞位於非洲最北端接近歐洲之處,1656年脫離法國獨立。第一位民選總統布吉巴(Habib Bourguiba)引入現代政策,包括解放婦女、廢除了一夫多妻制,並提供免費義務教育。1987年被以高齡為由下台,由班阿里繼任。2004年任期屆滿的班阿里更改憲法,使他能夠繼續在位二個5年任期。

相關新聞
千面突尼西亞 古文明與異國風融合共存
突尼西亞桌球賽/台灣小將奪5金
高學歷多失業 突尼西亞暴動頻
突尼西亞青年抗議失業 與警方衝突五人受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