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觀察:中國未履行人權承諾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12日訊】(美國之音2011年 1月 12日報導)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批評中國沒有履行承諾,達到《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0年》制定的目標。中國的維權人士認為,過去兩年,中國的人權狀況出現倒退。

人權觀察1月11日發佈題為《未實現的承諾:『國家人權行動計劃』的評估 》的報告。這份長達67頁的報告批評中國沒有兌現在2009年4月出台的首個《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0年》中做出的大多數承諾。

*人權劣跡*

中國的計劃分為經濟、社會、文化、公民和政治權利、中國政府的國際人權義務和人權教育等部份,並為各個部份設立了目標。

但人權觀察批評說,現在該計劃的期限已到,但中國政府卻沒有履行諾言,政府制定的目標跟關鍵的公民與政治權利出現嚴重不符,破壞了行動計劃的許多關鍵目標。

人權觀察的評估報告歷數中國在執行《國家人權行動計劃》的兩年期間,中國政府下令官方進行人權侵害的行動。報告說,中國繼續以一貫手法,以莫須有的「竊取國家機密」或「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判處多位著名異議人士多年刑期,其中包括正在服刑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政府還收緊對公民言論、結社和集會權利的限制、對媒體和互聯網自由的限制、加強了對律師、維權人士和非政府組織的控制、擴大對維族和藏族人控制。另外,中國出現與日俱增的「被失蹤」和任意拘留事件,把人拘押在黑監獄等非法設施裡。中國仍然普遍存在犯罪嫌疑人被拘押期間遭酷刑的案件,並且迄今拒絕公佈每年執行死刑的人數。

*公關行動*

人權觀察亞洲倡導促進事務部主任索菲.理查森說:「中國政府沒有落實行動計劃,這說明他們的重點是利用這項計劃來耍公關花招,而不是將計劃作為一項維護促進中國公民人權的有意義工具。」

中國近代史學者、《炎黃春秋》雜誌撰稿人章立凡持相同立場,認為中國政府制定《國家人權行動計劃》只是在做一場國際秀。他認為人權觀察指責中國政府沒有兌現諾言毫不令人奇怪,因為政府向來「說一套,做一套」。

*不進反退*

此外,中國的人權活動人士也同意人權觀察這份評估報告的內容。中國著名維權律師騰彪說:「在過去兩年裡中國的人權狀況非但沒有提高,反而出現倒退。」

中國著名維權律師浦志強對美國之音說,有充足的例子說明人權局勢的倒退:「應該說有充足的證據來充分說明,中國各級政府以維護共產黨統治和維穩為目標,置憲法與法律為不顧,對公民私有財產,對公民權利進行明知違法,卻有意為止的迫害和限制。這種情況既發生在我身上,也發生在我的一些客戶身上。」

浦志強以他的委託人譚作人為例說,譚作人調查汶川大地震死難學生人數以及校舍質量問題,並曾經發表了一些不贊同當局處理六四事件的文章,只因他的公民行動和言論,就在2010年2月以犯有「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被判處5年監禁。浦志強說,在案子的審理過程中,司法程序被拋在一邊,司法獨立受到各級政府的侵犯。

*只為生存*

《炎黃春秋》雜誌撰稿人章立凡說,中國對言論與媒體的控制在過去兩年日益收緊:去年的一個宣傳會議規定,中央媒體到地方採訪,要受到地方宣傳部門的控制,不得自由報導地方出現的事件。並且,中央有關部門在去年底下文,規定了8種「敵對勢力言論」。

他說:「其中包括普世價值、公民社會、司法獨立,有權貴資本主義、還有政治體制滯後,這些都被認為是敵對勢力言論。這具有顛覆性,因為司法獨立是憲法規定的。」

浦志強律師認為,奧運會之前中國表現出的開明現象,以及胡溫政權為解決民生問題表現的惠民形象已經蕩然無存。

他說:「這個政權已經到了為了活下去,為了不死,甚麼事情都做得出來的地步:新聞自由談不上,最高法院領頭拋棄司法獨立,言論自由受到限制,劉曉波獲獎以及圍繞劉曉波的獲獎對各路人士瘋狂的限制與打擊,其實都表現為法治的倒退。」

*權利保障改善?*

與此同時,人權觀察的這份評估報告中說,中國政府就某些經濟與社會權利的保障方面取得了進展。

但《炎黃春秋》雜誌撰稿人章立凡卻認為,這個結論恐怕得打折扣:「中央政府確實在出台一些法規,試圖調整利益關係,包括抑制房價,制止血拆等,政府是在試圖做一些事情,但效果不顯著。當然中央政府是出於維持執政地位的需要,必須要這麼做。」

*避實就虛*

人權觀察認為,中國的《國家人權行動計劃》避實就虛,比如,中國表示要加強社區體育設施建設,要全面推進廣播影視數字化等。人權觀察指出,這些都不是國內外廣泛關注的中國人權問題,比如:中國戶口制度、跟土地糾紛相關的侵權案件、中國在發展中國家日益活躍的外交、發展與投資活動所引發的人權問題等。

人權觀察敦促中國建立一個獨立的行動計劃評估委員會,審查行動計劃的成效,進一步制定新的行動計劃,並制定可衡量的標準,對中國人權行動的執行情況進行定期評估。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會就中國人權狀況舉行聽證會
人權觀察批中國人權白皮書
華爾街日報﹕中國人權報告 汽車,專制
討論:信訪量下降證明中國人權改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