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中國車市有泡沫 供過於求不遠

人氣 90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1月15日訊】 (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去年,中國汽車銷量超過1,800萬輛,年增率30%,銷售量居全球之冠,創下史上單一國家出貨最高紀錄。但專家提醒,中國車市已出現泡沫,未來幾年將供過於求,不久之後,中國這個最成功的汽車業故事,將變成最令人頭疼的問題。

據《CNN金錢網站》近日報導,今年中國車市的需求恐將不如預期。首先,北京交通嚴重堵塞,原本30分鐘的車程,現在變成2個小時的折磨,為此,北京當局今年開始實施車牌管制。其次,中共中央也將小型車的貨物稅率由兩年前的5%,今年元旦後調為10%,提前購買的需求已於去年引爆。

一般估計,中國今年車市將增長10~15%,但許多車廠的產能增加卻遠大於此。其中,福特汽車打算增加50%的中國產能。福特亞太與非州部門總裁新瑞奇(Joe Hinrichs)表示:「對於未來的計劃,我們必將展現企圖心」,以便趕上通用、豐田與福斯汽車等競爭車廠在中國的產能。

中國第一品牌、合資車廠在中國的市占率達到13%的通用汽車,其駐上海的全球營運中心總裁提摩西.李(Timothy Lee)表示:「在中國,我們計劃產能要比需求多出半個廠房,但過去24個月來,我們的產能總是落後半個廠。」

去年底,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KPMG)調查200位車廠和供應商的高階主管後發現,1/3的人預期,未來幾年他們仍將持續在中國擴產。然而,半數的受訪者表示,未來5年,中國車市將供過於求。27%的受訪者則認為,中國車市將成為全球第二大或第三大供過於求的市場。

部份原因是,目前開始興建的新廠,預計將於兩年之後產能開出,屆時整個市場將於投產決策時的市況有所差異。

波士頓管理諮詢公司中國主管傑立特(Marco Gerrits)認為,即使外商車廠與供應商看苗頭不對,在投產上緊急踩煞車,但中國各省為了讓就業增加的數字好看,還會支持本土車廠繼續增產。

他說:「我認為,外商車廠對於計劃好的擴產動作會比較小心」,「但本土車廠的思考角度卻不一樣。他們對於投資的成本沒有責任感,對產能比較情緒化。」

一旦中國車市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車價可能快速崩跌,利潤也會隨之驟降,外商車廠恐將被迫回銷海外。通用汽車北美總裁羅伊斯(Mark Reuss)承認,通用曾經研究過將中國製造的汽車回銷美國的計劃,但現在還不準備這麼做。美國、歐盟的安規較中國嚴苛,回銷有困難。

提摩西.李說:「中國的產能是我們希望小心觀察的」,「一旦存在供過於求,供需的基本理論告訴你,有人會讓售價失控,那就是個問題。」

相關新聞
中國車市遭遇嚴寒 業內驚聞崩盤之聲
中國車市低迷 大眾汽車縮減在華投資
中國車市供過於求 有價格下滑壓力
中國車市殺聲震天 汽車中概股虧損擴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