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大樓」歡喜落成 客家學術發展新里程

人氣: 1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1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建霖台灣中壢報導)全球首創的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客家學院大樓」元月廿一日歡喜落成,座落在校園最美的中大湖畔旁,展現客家傳統人文建築意象,將成為全世界客家學術教學和研究之重鎮,傳頌亙古常存的客家精神。

在客家山歌繚繞、祥獅獻瑞的歡喜氣氛中,包括世界客屬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委黃玉振、司法院院長賴浩敏、前司法院院長謝在全、國科會主委李羅權、桃園縣長吳志揚、中壢市長魯明哲、平鎮市長陳萬得、客家大老游金華、鍾肇政、溫送珍、彭欽清…等都出席盛會,客家學院師生更是全體總動員,一同見證客家學院大樓落成。

世界客屬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難掩內心的喜悅。他說,吳家四代140年長居中壢,堪稱中壢的原住民,中壢早期曾因風化區聞名,父親與他全力爭取中央大學遷校中壢,中大四十多年來的卓越發展,讓他實感欣慰。他說,稀有動物都要保護了,何況全球擁有7000-8000萬人的客家族群,期許客家學院成為全球客家研究重鎮,不僅要傳承,更要懂得創新。

司法院長賴浩敏表示,客家的「硬頸」精神就是堅持原則的精神,有韌性。雖然客家人在台灣是少數族群,但絕非弱勢,總在關鍵時刻出現關鍵人物。客家人做事不喜歡張揚。他認為,要提升客家文化,就要設法多講客家話。他認為客委會在推廣客語和客家歌曲,有所成果,但是應該要進一步讓客家歌現代化,讓多一點人唱和欣賞,自然而然,客家語言就可以傳承下去。

中央大學校長蔣偉寧表示,在建國百年、中大在台建校即將邁入五十年的重要時刻,客家學院大樓的落成,將邁向一個新的里程。客家聚落「逐水而居」,客家學院大樓也座落在校園中最美麗的中大湖畔,讓師生能夠在此人傑地靈的地方,全心全意來從事客家學術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客家學院在中大,雖然規模不大,但很有特色。」蔣偉寧校長說,他期許「有大樓之外,更要有大師。」客家學院的設立,乃是要促進族群和諧、追求弱勢關懷與社會正義能有貢獻。同時積極與大陸、東南亞及海外的學術團體對話,希望能成為台灣、甚至是全世界深入客家研究的重要據點,扮演引領文化思潮的重要角色,共同來打造客家文化最美好的時代。

客家學院大樓座落在優美的中大湖畔,為地上七層、地下一層建築,總樓地板面積8,406平方公尺,工程造價約2.35億,教育部補助約1.8億,中央大學校務基金自籌約五千萬。自97年12月31日動工,歷時約兩年,於99年10月完工。磚紅色的古樸外牆,傳頌著客家亙古常傳的耕讀精神和俠義情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