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埃及危機 美陷兩難

標籤:

【大紀元1月28日報導】(中央社華盛頓28日法新電)埃及的政治動盪,讓華府夾在尋求自由的示威群眾與身為美國重要盟友的政府之間左右為難─這個兩難會對美國早已問題重重的中東政策造成深遠衝擊。

埃及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數十年來一直是美國中東地區政策的重要支柱,不但確保他的國家和美國盟友以色列和平共處,還在美國接連受挫的和平計畫中扮演主要角色。

不過他長達30年的執政現在似乎受到威脅。面對可能出現對抗威權統治者的「阿拉伯之春」抗爭行動的聲浪,美國決策者必須挑選能安然穿越政治地雷區的道路。

美國佛蒙特大學(University of Vermont)政治學教授高斯(Gregory Gause)表示:「他們(美國決策者)正陷入艱難處境,因為埃及充滿各種動能,華府的人認為骨牌就快要倒了。」

他說:「我認為,他們可能左右為難。」

龐大的政治壓力正逐漸壓在歐巴馬身上。儘管美國在這場危機中的影響力有限,但若出現任何不利美國利益的結果,評論家都可能歸咎於歐巴馬。

繼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和白宮發言人吉布茲(Robert Gibbs)發表談話後,歐巴馬昨天首度在鏡頭前介入這場危機。

他在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接受提問時表示:「暴力不是解決埃及這些問題的答案。」

部分人士認為,華府的立場隱約轉向示威者,遠離穆巴拉克。

曾擔任美國國防和外交政策高級官員的蓋爾伯(Leslie Gelb)昨天在新聞網站Daily Beast發表部落格文章指出,即使美國目前採取的微妙立場,也充滿危險。

他寫道:「光是『不選邊站』的主張,本身就偏離華盛頓最近數十年來毫無保留支持這位埃及強人的立場。」

1名美國高層官員對法新社表示,歐巴馬政府並未選擇支持任何一邊,但他又說,歐巴馬不斷施壓穆巴拉克,希望放鬆政治管控。

這名官員還說,美國發表的聲明,都和歐巴馬2009年在開羅對伊斯蘭教世界發表有關民主的演說,以及美國政府後來的聲明所使用的措詞一致。

不過,即使這場危機落幕,華府仍面臨龐大的風險。

高斯表示:「若埃及的政權輪替朝向減少和美國合作的方向發展,對美國在中東的利益會有重大衝擊。」(譯者:中央社陳宜君)

相關新聞
埃及樓房失火倒塌  7死7傷
風雨欲來 埃及反政府抗議 通訊斷
埃及掃蕩異議團體 逮捕多人
埃及動亂第4天 國家轉折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