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遇重災調度吃緊 救護隊盼新血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台北8日電)台灣近年少子化,符合飛行員體格標準的青年減少,空軍官校招生率雖尚可達到目標,但其後或未能通過考驗、或被分派飛戰機;因此救護隊人手在重大災難時偶有吃緊,亟需新血加入。

台灣有高山、又位處海運頻繁的路線上,不時發生山難、船難或重大天災,空軍救護隊的存在有其必要性。救護隊編制有50名飛行官,但目前僅有30多人輪班,平時調度無虞,遇救災高峰期,人力就會吃緊。

例如去年10月蘇花公路坍方,海鷗部隊出動搜救,拂曉就開始行動;那幾天,剛好南部海域也發生貨輪沉沒事故,救護隊全隊停休,將2/3人力投入蘇花公路救難、1/3救援船難,另留2架飛機在基地,以備不時之需。

空軍救護隊隊長濮寶龍表示,平時任務的人力及妥善率都沒問題,但碰到重大災害、登山客失蹤等各種狀況,需要長時間支援,隊員短則3天、長則1、2週停休,任務調度較吃緊,需要新血加入。

要進入空軍官校,有正期班及飛行常備軍官班2種管道。根據空軍官校提供資料,近3年的正期班還有95%到100%的招生率,常備軍官班也有80%到100%,人力補充暫時無虞。

但由於國軍朝精實發展,錄取標準提高,並受少子化影響,空軍官校表示,符合空勤體格標準的青年人數逐漸下降,招生越來越困難;且就算錄取,進入官校後,也可能因體能狀況或技術跟不上而被淘汰。

在官校內,依個人意願及體能狀況,有些人被分派飛戰機、有些人飛救護機。濮寶龍說,不管任務地點是高山或海上、白天或夜間,救護隊獲令後都全心投入,將傷患、受難者送回平地;鼓勵有志飛行、助人的青年多多報考空軍官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