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臺灣電影的文藝復興

唐浩

人氣 8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10月11日訊】從7月暑假黃金檔期開始,多部臺灣在地製作的電影(俗稱「國片」)魚貫上映,並接連創下相當亮麗的票房與口碑,「破億」大片頻頻問世。

以近兩個月的幾個票房熱點為例,《翻滾吧,阿信》拿下約8000萬元(新臺幣,以下同)票房,《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累積超過3.6億元,而目前最火熱的《賽德克‧巴萊》更在上映13天內拿下2.6億元的高成績。種種正面信息,讓電影界人士不禁大為振奮。

今天臺灣電影的復興,首先得力於大環境的轉變回溫。

臺灣觀眾都曉得,近20年來的「國片」始終處於低迷狀態,不僅票房冷清,就連口碑也是乏善可陳。縱然有多位名導演的作品誕生,可惜太過強調創作藝術的理想與導演的個人意識,從而流於曲高和寡,能理解者寥若晨星。臺灣電影產業也幾乎跌宕谷底。

直到2007年,轉機的曙光終於出現。

描寫單車環島故事的《練習曲》,題材簡單、規模不大,卻真誠地打動許多觀眾心靈,雖然並未創下驚天動地的票房數字,但卻也意外寫下當年臺灣電影「最多放映戲院」、「最長放映期」等紀錄,也讓臺灣社會重新開始認真討論「國片」的存在與發展。

2008年,雖然金融海嘯肆虐全球,景氣衰退,但寫下臺灣電影傳奇紀錄的《海角七號》卻在此刻問世,流暢動人的敘事、貼近平民生活的取材、鼓舞人心的情節以及傑出的技術表現,讓該片叫好又叫座,最後拿下5.3億票房,也寫下史上「上映最長的臺灣電影」紀錄。

《海角七號》瞬間扭轉了低迷不振的臺灣電影環境,讓無數觀眾以及有志於電影的年輕人才紛紛找回信心與熱情,越來越多的資金也開始敢於投注在電影事業上。於是製作規模越來越大、明星越來越多的電影開始陸續出現。

而臺灣新聞局也順勢修改電影補助法規,對於票房超過5000萬的電影,如果再提出下一部電影製作計畫,則政府將依據上一部電影票房總金額的20%提供補助經費,也為臺灣電影工作者提供永續發展的動力。

其次,電影題材變得豐富多元化,是吸引觀眾走進電影院的另一項主因。例如《海角七號》講述失意音樂人力圖翻身的經歷與一段跨越時空的愛情故事;票房也破億的《雞排英雄》刻劃臺灣人熟悉的夜市生活;《翻滾吧,阿信》描述體操選手的奮鬥歷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喚起許多人高中時代的青澀記憶,《賽德克‧巴萊》則再現了「霧社事件」中原住民抗日的悲壯歷史。越來越豐富的題材,為臺灣電影注入更豐沛多元的活水能量,也從而拓展臺灣電影的視野與吸引力。


累積至9月23日止。製表:唐浩


與此同時,新一代的電影導演們也開始捨棄晦澀難解的高深影像敘事,轉而使用大眾都能輕易理解的影像語言,好好地「說故事」給一般觀眾傾聽。

以往臺灣電影常被詬病「不知所云」,但包括魏德聖等目前活躍的新銳導演卻以說故事能力見長而獲得好評。清晰的敘事,起伏有秩的情節,拍攝的細膩,都讓觀眾感受到導演們的誠意與用心,也讓觀眾更願意接受、認同臺灣電影。

另外,近年來臺灣電影觀眾素質的持續提高,對電影能有更細膩、更深入的觀賞與評析,也是促成臺灣電影能不斷向上提升的重要幕後推手。

無論是到各大電影網站、BBS或論壇的電影討論區,可以看到越來越多言之有物、語帶深度的素人電影評論,取代了單純膚淺的「叫好」或「謾罵」發言。而現在幾乎所有的電影工作者都會上網「傾聽民意」,瞭解各界對自己作品的觀感與反饋。

因此,隨著電影觀眾素質以及網路影評水平的提升,對於電影工作者或一般電影觀眾來說,都有著非常好的交流或啟發作用,可以鼓勵電影人更加琢磨出好的電影,也可以引導一般民眾或後進的電影粉絲們懂得如何去欣賞電影的門道、如何分辨好與壞。

最後,近年來,無論是從政府、學界、產業界以至一般百姓,都越來越能深切體會「電影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性。特別是在臺灣多年來接受了美國、日本、韓國等地影視工業的「文化洗禮」(甚至是「文化殖民」)後,人們紛紛體認到電影作為一項產業,不僅能創造本地票房營收,還能行銷海外、賺取經濟外匯,成為國家出口經濟的重要產品。

同時,電影作為文化,不僅可以重現、保留本地的種種社會、歷史與文化風情,甚至還能擴散、推廣至海外地區,讓外國觀眾懂得欣賞、接受本地特有的文化,甚至帶動國家聲望的提升。

觀光產業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案例。許多臺灣觀眾在看了日劇、韓劇後,產生許多的「哈日族」、「哈韓族」,他們除了愛買日本、韓國的潮流商品,同時也頻頻前往日、韓兩地旅遊、追星,並拜訪戲劇的拍攝景點,為當地創造可觀的觀光經濟收入。

如今,臺灣社會各界也深刻明白,如果臺灣能拍出具有國際行銷能力的大片,也同樣可以招徠更多國際觀光客前來臺灣旅遊,到劇中景點巡禮,感受臺灣的風土人情。不但可以帶來實質的經濟效益,也有助於提高臺灣在國際社會的能見度,堪稱一舉數得。◇

本文轉自244期【新紀元週刊】「自由評論」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246/9926.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

相關新聞
英「臺灣電影節」開幕 訪《父後七日》導演
臺灣蘇照彬紐約電影特展亮相
賽德克巴萊不來 台東人遺憾
賽德克巴萊 憑票根送太陽眼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