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640億減稅利益後 美大企業裁員逾60萬

人氣 8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10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萬君編譯報導)美國智庫「政策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 )近期一份報告指出,包括花旗集團、美國銀行、惠普、輝瑞藥廠、默克公司、福特汽車及卡特彼勒等10家美國大企業,在享受了當局為刺激經濟創造就業機會而推出的2004~2005年減稅假期之後,解雇了大量員工。

《路透社》報導,該報告認為,大型跨國公司現正施壓國會索求另一個減稅優惠,但他們在享受上一個稅務優惠後並未履行承諾增聘員工。報告還說,據2004~2005年稅收優惠假期期間,美國跨國企業節省了逾640億美元的稅。58家公司享受了70%的這些稅務優惠,但他們卻裁減了60萬個就業機會。

在許多質疑跨國企業是否該被減稅的研究探討中,這份報告是最新的一篇,也是認為美國政府應該取消數千億美元海外獲利低稅率的第二篇報告。

據報導,美國大型企業再次遊說國會減稅,這將讓他們以遠低於35%的企業所得稅率,將大部份或全部1.5萬億美元的海外利潤匯回美國。

共和黨主控的聯邦眾議院立法,可能傾向讓他們以5.25%的稅率匯回海外利潤。這也是布什政府在類似的免稅優惠條件下曾經賦予他們的稅率。

這些公司現在所說的,就如同他們在六年前所說的一樣:對海外利潤減稅,會鼓勵企業將利潤匯回,將促進就業和經濟。但是該研究中心說,這種情況實際上並沒有出現,先前的學術研究也發現同樣情況。

該份報告的共同執筆者柯林斯說:「歷史表明,許多享受『稅務優惠期』的公司使用匯回的利潤獎勵高管和其他股東,然後裁員。企業稅收優惠期衍生的美國就業機會非常稀少。」

該報告指出,電信巨擘威瑞森通信(Verizon Communications)、陶氏化學和杜邦公司也都「從稅務優惠期獲得最多財政收益,但卻削減最多的就業職位。」

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委員會現正審查2004~2005年的免稅期所帶來的影響。專家小組的主席民主黨人卡爾萊文上個月表示,委員會的報告預計在幾個星期內面世。

據統計,在2004~2005年減稅期間,美國843個企業透過5.25%的稅率,匯回海外利潤3,620億美元。分析家說,經驗告訴我們,只要錢停留在國外, 公司就可以無限期推遲支付任何美國所得稅,這等於變相鼓勵企業將更多的收入滯留於海外。

在經濟陷入困境和政府新的經濟刺激很難奏效的背景下,資金實力雄厚的企業已集結在美國贏家聯盟(WIN America coalition)的組織下進行遊說活動,來敦促另一個刺激經濟的免稅優惠政策。據報導,該聯盟已經聘請了數十名前國會稅收寫作委員會的工作人員。

中間派團體新民主黨網絡在8月份發表的報告稱,海外稅務遣返優惠期將給美國財政部帶來新的淨財政收入。

無黨派的國會研究機構稅務聯合委員會估計,類似眾議院建議並受到美國贏家聯盟青睞的這類稅務優惠,最終將在未來十年吃掉納稅人約787億美元。

(責任編輯:張東光)

相關新聞
美參眾兩院通過延長8千億減稅法案
美延長減稅案 國會闖關成功
美國眾議院通過奧巴馬減稅法案
美國通過減稅方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