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樓市引領全國降價潮 專家:無解藥

人氣 52

【大紀元2011年10月25日訊】繼龍湖、星河灣之後,越來越多的房企正前仆後繼地投身降價大潮,上海證券報調查發現,其中不乏綠地、中海、華潤等超大型房企,降價幅度擴大至20%~40%。另有中型房企計劃整體出售項目,價格為目前市價的七成左右。如此超預期的快速降價已經引發退房糾紛的普遍出現,房價大幅下調誰來補差?

除上海外,北京、深圳、廣州等重點城市降價促銷樓盤近期也開始增多。深圳自5月就揭開了降價大戰的序幕;成都、南京、天津、杭州等二線城市新開樓盤成交價格也出現下跌,跌幅在5%~15%。業界人士表示,降價還只是開始。專家認為,北京調控政策短視。中國房地產長期以來畸形發展,如今資金鍊斷,泡沫破裂面臨經濟危機,沒有解藥。

上海樓盤全面降價促銷 房企巨頭加入七折軍團

《上海證券報》25日報導,從區域上看,上海無疑已經成為此輪降價潮的漩渦中心。上週,龍湖酈城、綠地秋霞坊、中海御景熙岸等上海樓盤全面降價促銷,降幅高達20%~40%。較此前龍湖等房企在重慶、青島的8%~10%的降價幅度不可謂不猛。

「樓市降價無論從速度還是深度上都超過了市場預期。」中房信集團分析師薛建雄表示,「從郊區到市區、從普通商品房到高檔別墅,房價下跌形勢已經可以用慘烈來形容。」開發商將其稱為「搶收行動」。

滬上成交量跌至7年最低 同比下滑72%

報道說,上週(10月17~23日)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再次跌破10萬平方米,環比減少19%。成交均價21247元/平方米,環比下降5% (中國房產信息集團數據顯示)。至此,10月份前三週上海市共計成交一手商品住宅30.27萬平方米,和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滑72%。成為近7年有數據歷史以來的最低水平。

深圳:降價大戰5月爆發

《第一財經日報》25日報導,在上海多個樓盤集中降價之前,一向被視為國內樓市「風向標」的深圳早已開始了降價博弈,多個大型開發商率先降價出貨,引發中小房企跟進。

早在5月,中海地產便揭開了深圳房地產降價大戰的序幕,其低價推出的「康城國際」和「塞納時光」兩個項目合計1300多套房源,開盤當日被搶購一空。由於兩個項目售價低於預期,一度引發部份老業主集體維權事件。

中海地產降價引發一輪樓市衝擊波,周邊多個在售樓盤則陷入被動境地,部份開發商被迫採取跟進措施。與康城國際同處於大運會板塊的益田大運城邦二期,此後在8月6日推出300套毛坯房,購房享罕見七折優惠,每平方米直降4000元。更令開發商不寒而慄的是,繼7月份推出的「萬團大戰」降價促銷行動之後,萬科9月份在深圳又一舉推出11個項目、1萬套房源入市,其總價優惠幅度更是從此前的5000元上升至1萬元的級別。

北京:周邊地區降幅明顯 廣州尚未出現

報道說,在北京,雖然城區房價依舊堅挺,但通州、昌平、大興等周邊區域均感受到樓市寒流。「去年在北京通州買房子的人全虧了。」39歲的購房者李新(化名)感慨。2010年底通州新建樓盤的房價已經集體攀升到每平方米2萬以上。而此時,北京通州新建商品房的價格已集體回歸到每平方米1.5萬元左右。京貿國際城是北京「跳水」最快的一個項目,今年一次「特價房」促銷中,該項目一度降至1.4萬元/平方米。

目前,廣州老城區的房價並沒有受成交量下滑影響而出現鬆動。一房產中介人員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越秀等中心城區的一手房越來越少,由於房源稀缺,教育、醫療等資源較好,所以不論是新房還是舊房,價格都比較平穩,沒有出現下跌。

房價下跌慘烈 降價只是開始

除上海外,北京、深圳、廣州等重點城市降價促銷樓盤近期也開始增多。此外,成都、南京、天津等二線城市新開樓盤成交價格也已開始出現下跌。其中成都降價幅度大部份在5%~10%之內,降價範圍已波及主城區和郊縣;南京的新開樓盤均價降幅約10%,近郊住宅價格降幅較為明顯;天津的新房均價降幅則在5%~15%。

不過,這種降價還只是開始。據上海證券報調查,上海部份開發商正私下與營銷代理機構洽談整體出售事宜。整購價格在目前成交均價的基礎上至少折讓30%。「大概3個月前,住宅談整售價格大概還是8.5折左右。而一旦整售失敗,這些資金壓力大的開發商必將項目低價推向市場。這意味著這波降價潮肯定會繼續蔓延。」一位代理機構人士稱。


上海業主上街砸售樓處抗議(網絡截圖)

業主抗議:房子沒見著 房價縮水1/3

此波降價潮引發民眾維權抗議。「錢付了、貸款還了,可大半年下來,房子壓根兒沒見著,房價倒縮水三分之一,開發商不給個解決辦法,我們全體老業主都不能接受!」。龍湖地產位於上海嘉定區雙單路上的兩個樓盤銷售點,因大幅度降價,日前遭憤怒的老業主「團團包圍」,兩個大型沙盤模型被嚴重砸毀,售樓處一片狼藉。

大陸很多人不支持業主,稱業主理應遵守契約精神,但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認為,反觀中國房地產市場上這十幾年來的發展,從政府到開發商,又遵循了多少契約精神?他說,諸多開發商在內的一些利益群體,在各地樓市中獲得了大量利益,有些還得到不合理的“暴利”。此外,監管部門沒有盡到穩定房價的責任,房價大起大落造成降價風波。如何消除房價下降的副作用,對監管部門而言是一種考驗。

類似的一幕2008年已經出現過。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中國樓市低迷,杭州萬科售樓處被砸,上海萬科總部被業主圍堵。此次因國家及地方出台限購令和限價令導致樓市低迷,開發商欲下調房價回籠資金,中海御景熙岸,上海嘉定綠地秋霞坊、新裡米蘭公寓,太倉景瑞榮御藍灣等樓盤近期均遭業主「維權」抗議。

然而,不管鬧樓事件如何,已有更多跡象表明,或將有更多房企加入下調房價行列。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日前表示,要實時監控房地產的發展變化,進一步鞏固房地產調控成果。此表態或意味著宏觀政策從緊局面將繼續維持,而多家上市房企前三季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負值,則已確證了房企資金收縮的信號。

因此,未來房鬧事件仍可能增多,開發商如何化解,進退維谷。而房價下調誰來補差?最終可能還得靠購房者自己。

專家質疑北京政策 危機難解

今年以來的大陸樓市調控,牽動了各方利益,地方政府,地產商被擠泡沫,舊業主憂財產縮水群起反對,無房者則觀望等待「拐點」後進一步降價。多方博弈下,類似群體事件已在江蘇等地頻頻出現。

著名經濟學家何清漣曾分析中國房地產畸形發展。她說,過去十餘年來,土地出讓金以及與房地產相關的稅收成為地方財政的重要支柱。因此,「炒作房地產」成為中國經濟活動中最熱門的部份。地方政府、企業加上有錢的個人,再加上銀行,可以講所有可能造就這個房地產泡沫的機構和部門都已經參與進去了,變成了一個「合謀」。她預見,合謀的結果,是把中國進一步拖向一個危險的深淵。

近期房價下跌,土地「滯銷」,嚴重威脅地方財政能力和地方融資平台的還款能力。地方政府出現財政危機。但從這幾個部門的個人來說,前幾年「炒作房地產」應該是讓他們個人賺得金盆滿缽。此時泡沫破裂,又要把虧損全部壓在購房者身上,民眾「維權」乃是必然。對於炒房客來說,是賭輸了,可對於自住者來說,一生的儲蓄打了水漂,如何不心痛。

有批評指,北京的調控政策並不是為了解決長期問題。直言不諱的中國房地產商任志強週一(24日)發微博說:「政府到底是真想解決民眾的住房,還是僅把房地產市場作為平衡經濟增長與民眾情緒的工具呢?」

任志強問:「為啥政府從來不從土地供給、土地價格和稅收減負上下點功夫呢?不從提高民眾收入和減免個人購房稅費、提高民眾的購房可支付能力上下點功夫呢?」

時評家藏山指出,中共現制度已經失去了調整的彈性,各級政府官員以及他們周邊的裙帶形成的圈子力量巨大,連中南海都毫無辦法。而中國經濟危機已經在發生之中。根據牛頓定律,物體質量越大,運動慣性越大。以中國如此龐大的規模,即使有人指出危險,也沒有人有力量改變未來的結果。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修改個稅法洩露中國人收入真相
【熱點互動】解讀中國CPI「破六」
韓寒:我親愛的祖國,請你不要繼續墮落了!
食品高價不退  中國通脹持續走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